【本報台北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志維說,多數人只曉得血脂有3種,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以及三酸甘油脂。許多人並不曉得「第4種血脂」也就是「脂蛋白(a)」,也是造成血管堵塞的關鍵角色之一。
一名61歲的楊姓女子生活規律、不菸不酒,高血壓與高血脂控制良好,且每年健檢LDL數值都在標準範圍內,但日前她因胸痛就醫,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支應心臟的其中一條主動脈堵塞率高達99%且合併血栓,緊急接受心導管手術才救回一命,原因出在「脂蛋白(a)」數值過高。陳志維說,已知如果壞膽固醇與「脂蛋白(a)」結合,血管會將「脂蛋白(a)」誤判為可幫助溶解血栓的原料,讓其進入血管,但實際上「脂蛋白(a)」不具溶解血栓的功用,「脂蛋白(a)」比壞膽固醇更容易造成血管壁發炎,並堆積在血管內。
「脂蛋白(a)」數值多寡,90%由基因決定,研究指出,約20%到35%的亞洲人,「脂蛋白(a)」先天超標,而非洲人約40%到50%超標。陳志維說,過去常認為非洲族群容易有心血管疾病,現在看來,關鍵就在「脂蛋白(a)」。
科學界還在研發干擾「脂蛋白(a)」與壞膽固醇結合的藥劑,盼未來有武器對抗第4種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