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佛光山住持妙穆法師(前排右九)、白沙榜鵝集選區所有領袖、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各級幹部於榜鵝綜合社區中心合影,留下歷史性的一刻。
圖/新加坡佛光山提供
為迎接新加坡建國六十年慶,二○二五年「威德智海萬人全國硬筆書法比賽」競賽數量創新高。圖為四月五日於榜鵝綜合社區中心舉辦總決賽盛況。
圖/新加坡佛光山提供
【人間社記者陳榮興、林淨源新加坡報導】為了慶祝新加坡建國六十年,新加坡佛光山舉辦第十七屆「威德智海萬人全國硬筆書法比賽」,吸引全國九十四所院校參與,共一萬一千兩百四十三份作品參賽,創下歷屆數量新高紀錄。
參賽者除有新加坡本地,還包括來自摩爾多瓦、義大利、瑞士、俄羅斯、加拿大、尼泊爾、美國、日本、荷蘭、紐西蘭、芬蘭和英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的學生,顯示這場比賽在國際間的影響力。
發揚中華文化 推廣書法
初審於三月一日舉行,由新加坡書法協會副會長何鈺峰及四位書法評審老師共同評審作品,最終選出千份優秀作品進入總決賽。由協辦單位榜鵝綜合社區中心提供寬敞場地,四月五日進行總決賽,首次出現千人一同書寫的盛大場面,體現佛光山對書法文化的積極推廣及發揚的熱忱。
新加坡佛光山住持妙穆法師與活動主賓,內政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主評審何鈺峰及四位評審、榜鵝岸公民諮詢委員會主席汪德名、新加坡佛光山教育顧問房枚赬、文宣與媒體顧問林煥章、水墨畫顧問林祿在、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顧問陳友明、黎慧麗、督導長周應雄、督導沈清發、曾炳南及協會長蘇政文等出席,並共同揭開序幕。
孫雪玲致詞表示,隨著科技的高度發展,許多傳統文化和習俗逐漸被取代或淡化。然而,書法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華文字之美仍然是華人的驕傲,值得發揚和傳承。感謝佛光山自二○○九年起不斷推動硬筆書法比賽,讓來自不同院校和背景的學生共同參與,體現了新加坡多元種族、文化和諧共處的特點。他鼓勵入選總決賽的學生能繼續努力,深化對書法的熱愛,不斷提升。
妙穆法師指出,為踐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走出去」的理念,今年總決賽特意移至能容納更多參賽者的榜鵝綜合社區中心,讓千名優秀學生能同台競技,展現才華。比賽設有四組,除了中學及理工學院,還特別將小學分成甲、乙兩組,旨在培養更多對書法有興趣的年輕人,並鼓勵他們在比賽中感受「心手合一」的專注與「活在當下」的心境,在書法中找到心靈的修持。
何鈺峰讚歎新加坡佛光山十七年來,卓越地籌備比賽,促使參加學生一屆比一屆多,每年參賽學生的表現都讓評審驚喜。他指出,書法比賽是學生們相互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並強調比賽的結果不會決定學生的潛力,而是鼓勵大家繼續專注、耐心和自信地學習書法。
多元族裔 歡喜學中文
聯華小學的十歲學生曾新意(Allegiance Corna ),父親來自義大利,母親是新加坡人,他認為中文字非常有趣,與英文和義大利文大不相同。他表示,這次比賽增強了學習中文和書法的信心。
武吉知馬小學的十一歲學生如玉(V. Cathleen Ruby),父母都是印族同胞。從小在家中使用淡米爾語交流,在學校學習中文。他表示,學習中文讓他更深入了解中華文化,也能與華族同學更好地溝通。這是她第一次參賽,很榮幸能入圍總決賽。
總決賽開始前,孫雪玲、妙穆法師及何鈺鋒共同頒發「和諧獎」予十五所宗教學校及十四所「踴躍獎」的參賽學校。二○二五年恰好是新加坡建國六十年,今年的硬筆書法比賽更屢創紀錄,這也是新加坡佛光山以文化弘揚佛法,為迎接國慶六十年里程碑的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