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印象】春日梨花美

文/曹珊 |2025.04.04
115觀看次
字級

文/曹珊

唐朝詩人把梨花當作春天的象徵,岑參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詩句,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形容楊貴妃落淚之美,猶如「梨花一枝春帶雨」,惹人憐愛。

然而日本平安朝才女清少納言卻認為,梨花「無甚魅力可言」。因當時日本崇唐,白居易更是「文宗」,人人爭學白居易詩文,清少納言也只能自認慧根愚鈍,覺得唐人以梨花入詩文,「總還是有些道理的吧」。

唐朝人為何偏愛梨花?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談及梨之藥用及種類的同時,亦間接告訴了我們中國各地多種梨樹的事實:「昔人言梨,皆以常山真定、山陽巨野、梁國睢陽、齊國臨淄、巨鹿、弘農、京兆、鄴都、洛陽為稱,蓋好梨多產於北土,南方為宣城者為勝。」

國人與梨樹朝夕相處,日久生情,梨花自然被知識分子賦予了文化的意義,形成美的境界,就如日本人喜愛櫻花的道理一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