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報告 點名台灣對美規汽車設障礙

 |2025.04.02
52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預計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3月31日公布「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再度對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表達關切,同時點名台灣對符合美國規定的汽車設有技術性貿易障礙。

美國貿易代表署每年評估美國對外貿易的障礙,並將報告送交國會。報告內容指出,台灣在2002年1月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時,採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1958年協議的汽車標準,台灣交通部於2008年4月放寬限量進口美規車,但限量數字卻調降;部分美國車商希望定期引進新款美製車型來促進消費者對自家品牌的興趣,但在台灣卻遭總量管控。

該報告也關切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並對進口豬肉的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最大殘留容許值(MRL)做出規範等作法,「不正確地暗示美豬產品(包括萊克多巴胺豬肉)存在食安疑慮。」報告指出,美方已多次向台灣表達關切。

在美牛方面,報告提到台灣2021年解除30個月齡以上牛隻的美牛和牛肉產品進口禁令,但台灣尚未解決長期以來對美牛產品的其他貿易障礙,仍以狂牛症(BSE)為由禁止進口牛絞肉,對某些美牛內臟產品實施繁瑣、「沒有科學根據」的進口檢查。

美方持續呼籲台灣依據科學、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指引及2009年美台牛肉協議,全面對美牛開放市場。

針對美方評估報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未來將持續與美方溝通;外交部也稱,會強化對美及各國的雙邊經貿關係,為我國廠商拓展海外市場或投資布局提供有利的保障與待遇。

經貿辦分析,這份報告與我國相關部分,與2024年大致相同;相較於往年,今年多出的部分包括美國利害關係人士認為,台灣主管機關針對使用美國豬肉場所的查核並不合理,包括進口商、經銷商與食品服務設施;且台灣主管機關查核該等場所的頻率,也干擾業者正常營運,造成業者不願購買美國豬肉。

經貿辦認為,各國政府為維護國民健康、安全、產業結構等考量,都會實施若干貿易管理措施,至於這些長期措施的合理性,貿易對手國彼此間難免有不同的觀點;針對各國就管理措施所提出的不同看法,政府一向秉持善意與各國溝通,有關美方的意見,各主管機關均會以專業的態度,與美方持續溝通討論。

工總示警  台商恐撤大陸

工總認為,隨著川普2.0貿易戰的升級,全球供應鏈重組已是必然趨勢,加上中國大陸投資環境改變等因素,讓在陸台商面臨更多挑戰。工總也示警,隨著今年美國的加徵關稅,可能有更多在陸台商減少在陸的投資,同時進一步將產線轉出。

工總昨發布4月產業雜誌社論,說明去年下半年進行的「在陸台商投資動向調查」,其中希望撤離大陸的台商比率激增,由2023年為10.1%增加到去年的23.2%,而希望「轉移產線」連2年都超過4成。

川普關稅  政院4/7端對策

針對川普對等關稅將登場,賴總統則強調此時更須強化產業韌性,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現已擬定「政府有準備、風險可控管、產業有支持」3大原則,經濟部長郭智輝也透露,行政院有對應「美國關稅經貿小組」,3日將公布因應辦法、7日公告具體方式。

此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預告,美國總統川普將在美東時間2日下午3時(台灣時間3日凌晨3時)宣布對等關稅。媒體則披露,美國將對多數進口品課徵約20%關稅。

《華盛頓郵報》報導,白宮顧問已擬定草案打算對多數進口產品課徵約20%關稅。知情人士透露,白宮認為全面加徵關稅並對汽車和製藥等產業祭出額外進口關稅,能讓美國聯邦政府收入增加逾6兆美元(約新台幣199兆元)。官員正討論把這筆收入用於退稅或發放紅利,但還在規畫階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