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公路運輸,還有走水路搬家的方式。圖/取自NZME官網
紐西蘭獨特的搬家文化,是將整棟房子「打包」搬遷,不僅施工期短、價格低廉,還能減少資源浪費。圖/取自FB@Montgomery House Mover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來到紐西蘭旅遊,常常能在城鎮的馬路上遇到一幕令人驚奇的畫面——1棟完整的房子,正由一輛卡車緩慢拖行,穿梭在街道之間。這不是拍電影,而是當地獨特的搬家方式,是真正物理意義上的「搬家」。
在紐西蘭,每年約有3700棟房屋被整棟「打包」搬遷,這種方式源於當地盛行的「可移動屋」(Prefabricated Houses),房子在工廠建造完成後,運送到指定地點安裝,這樣能大幅降低建造成本,也讓房屋遷移成為可能。
由於法規規定,超過一定寬度的載重卡車必須有前後引導車,因此當大房子搬遷時,整個隊伍的陣仗相當壯觀,甚至讓人誤以為是哪位政要人物出行。
對於許多紐西蘭年輕人來說,購買房屋的成本逐年攀升,特別是鄉村地區的小型住宅價格,也可能高達到新台幣數百萬,使得許多人選擇購買可移動房屋,或直接將二手屋搬到新地點。
這樣的搬家方式,費用通常介於新台幣50萬至100萬元之間,相比新建房屋更加經濟。此外,移動房屋的施工時間較短,能快速完工並投入使用。
工期短、方便 年輕人新選擇
雖然看起來只是把房子搬上卡車,但實際上需要經過一系列繁瑣的流程。前期需由專業團隊評估搬遷可行性,並計算最佳運輸路線、向政府申請搬遷許可等,特別是歷史悠久的建築,還需要額外的批准。待屋內的水、電、瓦斯等設備全部斷開後,房屋主體會被架高,放置到特製拖車上。
值得一提的是,運輸車隊通常規模龐大,包括前導清障車,車上通常掛著「房屋跟隨」(House Follows)或「前方有房」(House Ahead)的標誌,以提醒其他駕駛人注意。
除了公路運輸外,紐西蘭也有透過水路搬家的案例,部分房屋會被吊裝到駁船上,透過海運將其搬運至較遠的島嶼或沿岸地區。甚至有咖啡館曾將整棟建築搬遷至海邊,成為觀光熱點。
這種搬遷方式不僅對個人經濟有利,也符合環保趨勢。根據建築統計數據,約73%被拆除的房屋其實是二戰後興建的現代建築,許多狀況良好的房屋僅因土地價值上升而被迫拆除。透過房屋搬遷,這些原本可能進入垃圾掩埋場的建築能夠獲得新生,減少資源浪費。
此外,移動房屋的概念也被視為解決住房短缺問題的潛在方案。政府可以將現有房屋遷移到需要的地區,而不是拆除後重新興建,從而更有效地利用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