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腳的跋涉】恢復中

文/楊富閔 |2025.03.28
162觀看次
字級

文/楊富閔

坐南迴回高雄。經過枋山、枋寮。愛文芒果花開得嚇嚇叫,隔著新型自強號的車窗,台灣海峽在我左側。還有屏鵝公路,大車小車南下北上。原來我已繞過了台灣尾回到了西半部。

上次走在屏鵝,是到恆春分享一本繪本,多留一天,隔日搭上了前往鵝鑾鼻的公車,潛入了平日遊客稀少的國家公園。那年我正服役回來、論文擱淺,疫情正在解封,可是仍有什麼尚未打開。風景區的小物店,一路都是垂掛的貝殼吊飾,想起童年的農曆春假,也曾一大清早,爸爸開車載著全家遠征墾丁,每次都到了門口就不進去了。害怕沒有車位,害怕進得去出不來,害怕一切。其實是因沒有準備。或者沒有這麼想玩。後來這事常被我們兄弟拿來說嘴。記得好像去溪頭、杉林溪也是僅到門口一遊。

上上次走在屏鵝,則是大哥開著舊的馬自達,載著大嫂、母親與我,一車四人,不對,大嫂肚子還有即將出生的姪子。我們一路向南,接著北上直至清水斷崖,都是無目的的行程,可這次我們哪裡都進去了。母親剛剛完成幾次的療程。離開醫院的早上,我很興奮,那次由我伴病,護理師好貼心的說:「阿姨,我不要再看到妳來了喔。」多美的人情。多美的句子。

家族旅遊是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可惜大家都在生病。幸好很多事情都還來得及,我也警覺自己是不是快累倒。生涯的轉折口,這個從小到大的模範生,決定要做一個職業作家,靠寫作把人生走下去。告知幾個師長、親人,請他們給予祝福。我要跟上一段人生恭恭敬敬道別。我相信對的決定,對的人、事、物,就會在前面等候著我。

我已在恢復之中。那年母親數個小時的手術,從早上等到下午,知道已經推進了恢復室,自動門開,說可以進去看了。爸爸哥哥把我推了過去。我一個人闖進空調極低的空間,醫護人員全在忙碌,而我那意識正在恢復的母親是在哪裡?她眼睛打開了一點點。嗚咽。她正在趕回來的路上。

以前常聽母親談論她們的工作,做衫褲、做裁縫、做紡織、做油湯。重點是那個「做」,而我是做文字的人。現在張開眼睛,許多句型都充斥著律令:比如你「一定」要知道的幾件事、必吃、應該、要去……最後你就發現,你都沒有去沒有看沒有吃,於是你不配,你就爛。必須完成以上這些步驟,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什麼。

而我什麼事都沒做,氣喘吁吁,一直解釋,一直證明。如同經歷了一次關乎集體主義的運動傷害,我在恢復,包括我的文字、文體。我喜歡的歌手也回來了,她唱著屬於她的年紀的新歌。還有新歌。在日落餘暉之中,在宜蘭海岸傳來:「我感覺在醒過來……」

其實旅程的一開始,我是要從台北到台東出差。長達四小時多的車程。我在宜蘭醒來。喝著熱燙的紅茶,腦袋清晰,出現了許久未見的念頭:

「為什麼你還要寫小說呢?」這個世界我不滿意。我要的世界,我自己寫。

「為什麼你要寫散文?」因為我要創造下半生可以回憶的回憶,而不是一直住在回憶。我對生活,始終燃著巨大的熱情。

我在恢復,會的。我會把自己,慢慢的,好好的,寫回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