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炭畫傳承人】韓翠瓊 「人情味」的藝術存貯回憶 文/記者趙葉蘋、廖菲菲 |2025.03.23 語音朗讀 6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韓翠瓊繪製的炭畫作品。圖/新華社韓翠瓊為小朋友製作糖畫。圖/新華社韓翠瓊精心編織的棕編手工藝品。圖/新華社 文/記者趙葉蘋、廖菲菲在海口騎樓老街中山路上,一間面積約十平方公尺的炭畫工作室,顧客盈門。海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炭畫像工藝傳承人韓翠瓊端坐桌旁,全神貫注地繪製著一幅炭畫作品。這是她入駐騎樓老街的第十四個年頭,手中的炭畫筆則已緊握了四十多年。炭畫是中國民間美術,又稱「炭精畫」,以炭精粉為主要材料,具有性質穩定,畫作永不褪色的特點,被列為第二批海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韓翠瓊一家,從父親韓冠平到兒子葉保龍,三代人接力守護這門技藝已達半個世紀,被街坊稱為「炭畫世家」。留住時間存貯回憶看似普通的一幅炭畫,製作過程並不簡單。從準備工具,到構思起草、繪製輪廓、著色明暗處理、修飾調整等多道工序,耗時需十天半個月之久。韓翠瓊告訴記者,「繪製炭畫是個費心活,紙張不能髒、不能折,一筆出錯了就要重新來過。」在父親的熏陶下,韓翠瓊從小便對炭畫技藝展現出興趣和天賦。「我家祖輩都搞手工藝,爺爺奶奶在村裡編螞蚱、知了、蝴蝶。我剛會走路就跟在父親身邊學炭畫,父親聚精會神畫炭畫的樣子就是我心中匠人的標竿。」在韓翠瓊看來,對於手工藝的熱愛,已經刻入了家族人的血液之中。兒子葉保龍也喜歡炭畫,苦學多年,現在跟隨她傳承炭畫技藝。「人生易老相不老,西施當年花容貌。」韓翠瓊老師時常和來買畫的遊客說起這句話。在她眼裡,炭畫不只是一種手工藝,而是帶「人情味」的藝術,可以留住時間,存貯回憶。「很多人會拿祖輩的照片來找我們畫炭畫像,因為可以長長久久地保存下來。」韓翠瓊說。傳統技藝現代元素隨著照相技術的發展,費時費力的炭畫逐漸淡出大眾視野,但韓翠瓊從未想過放棄炭畫,她的作品技藝精湛,部分被海南省博物館收藏。令她欣喜的是,這幾年,國家下大力氣保護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愈來愈多的年輕人開始鍾意手工藝品。韓翠瓊也在傳統技藝中融入現代元素,例如膾炙人口的哪吒、庫洛米等動漫形象都入了她的畫。店鋪的生意愈來愈紅火。逢年過節,騎樓老街遊人如織,很多青少年慕名尋去她的炭畫工作室。年輕人對糖畫、炭畫、棕編滿心喜愛的表情,孩子們拿到糖畫時純真的笑臉,韓翠瓊說,這是她最大的動力和慰藉。韓翠瓊還常常去鄰近學校、社區義務授課,讓更多年輕人了解炭畫、棕編、糖畫。「炭畫的道路充滿挑戰,但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壯大傳承人隊伍,就一定能讓這項非遺技藝煥發新生。」韓翠瓊說。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傣族手工造紙技藝傳承人】艾葉 非遺白棉紙造出新樣式 下一篇文章 【作家】梁曉聲 你我亦是「劇中人」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⑳2025.09.0709【純植生活】甜蜜長果桑 化身毛毛蟲的驚喜2025.09.0710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網紅博主】龔向桃 真實生活日常最吸睛【剪紙藝術家】高少萍 推動剪紙藝術走向世界【鳳翔泥塑傳承人】胡錦偉 老手藝捏出新生命油氣藏地質研究所所長 朱松柏 以技術護衛能源安全科普建築博主 阿鵬哥哥 讓短影片變成沉浸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