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得勝
到社區「長青學苑」上課後,發覺教我們西洋歌曲班的三十多歲留美女老師,特別受學生歡迎,她把這些年長學生都當成自己的長輩關懷,課後還會帶我們去雲門舞集、北藝中心等藝文殿堂陶冶身心,甚至還曾帶學生出國旅遊,這要擔負風險的,但她甘之如飴。
我們班有位九十高齡的獨居同學,有一天沒來上課,老師打電話過去一直沒人接,心知不妙立刻趕到她家。叫門無人應,請管理員開門進去,才發現老人家躺在廚房地上昏迷了,立即將她送醫。老人家兒女都住在美國,無法馬上趕回來,老師透過種種管道,總算找到老人家媳婦的娘家,才放心交給他們照料。
老師的媽媽也在長青學苑教國、台語歌曲,在班上她也稱讚女兒的愛心,引以為榮。女兒在我們班卻說:「我媽常對我抱怨,妳都去照顧別人的爸媽,把我晾在一邊。我就回她因為妳太健康,我才有餘力去照顧別人的爸媽。」我們都抿著嘴笑,大家心照不宣——這對相依為命的母女又在鬥嘴了。
老師也曾向我們抱怨:「我媽畢竟年紀大了,要我幫她買一輛菜籃車拖歌本、講義、教具,還一再提醒我:『要買鮮豔的顏色,那種灰撲撲的老太婆菜籃車我可不要。』我就回她一句:『妳不就是老太婆嗎?』她怒了,說:『我比你漂亮!我年輕時走在西門町,就常常有星探發掘我……我還曾在電影《養鴨人家》中,演女主的朋友,還有一、兩句台詞呢,只因妳爺爺、奶奶不同意才沒從影,要不然我也是個大明星……』」
有一天上課時,老師告訴我們:「我們家門前馬路坑坑疤疤的,我媽晚上回來摔了一大跤眼睛受傷,我要向里長反映,免得其他老人家也遭殃……我媽沒事了,眼眶開刀時她還問醫生:『能不能順便把我的眼袋也一併處理掉?』」
老師說:「帶媽媽上醫院醫治期間,在候診室看到很多白頭母女,都是女兒帶生病的母親來看病,女兒不斷柔聲安慰母親,母親也安慰女兒,這才感悟母女相互安慰不如互相鬥嘴。」
是的,母女還能鬥嘴的時光是最幸福的,要珍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