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提 5 大國安威脅因應策略
資料來源/總統府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台北訊】為因應中國大陸統戰滲透,賴清德總統昨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他首度定義「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當前5大國安威脅、17項因應策略,包括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清查國人申請中國身分證件、明確影藝人員涉危害國家尊嚴言行的查處範圍,除了「忠誠查核」,兩岸交流也全面大緊縮,賴總統指示,建立宗教團體赴陸交流揭露制度及文化、學術、教育等交流審查。
昨天國安高層會議主題是「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賴總統會後提出5大國安威脅,包括中國對國家主權威脅、中國對國軍滲透及間諜活動、中國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中國藉兩岸交流對台灣社會統戰滲透,以及中國藉「融和發展」吸引台商、台青。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稱「台灣沒有總統」,更揚言,「不管民進黨當局說什麼,改變不了祖國必然統一的大勢」。
首度定義 「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
賴總統昨指出,中國處心積慮對國軍進行滲透及間諜活動,去年涉及共諜案遭起訴的現役及退役軍人分別為15人及28人,合計占共諜案比例高達66%,將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未來現役軍人涉犯叛亂、利敵、洩密等將交由軍事法院審判。
賴總統說,軍公教對國家有忠誠義務,將請內政部、陸委會等就國人及軍公教申請中國涉及身分認定的各種證件,包括護照、身分證等,進行必要的清查及管理。此外,中國及港澳人士歸化台灣社會,須有更多國安考量。不過,陸委會昨日稍晚澄清,針對中國居住證的清查僅限軍公教人員,不會擴及一般民眾。
兩岸各式交流將全面限縮,賴總統說,要提高國人赴中國旅遊風險意識、落實與建立各級公職人員、宗教團體赴中交流的揭露制度、嚴格限制具有統戰背景的中國人士來台,及對宗教、文化、學術、教育等交流案件的審查管理。
對於部分演藝人員稱我國為「中國台灣省」,賴總統指示強化影藝從業人員在中國發展的輔導與管理,並明確涉及危害國家尊嚴相關言行的查處範圍。
賴總統強調,每一位國民都是守護民主自由的第一線,要即時揭露各種協力統戰的行為,讓所有惡意企圖寸步難行。每個人的警覺與行動,就是對抗統戰滲透最堅強的防線。
升高兩岸對立局勢 藍白砲轟威權
國民黨批評,政府以「國安疑慮」為名,強化對兩岸交流的限制,恐會升高兩岸對立局勢;民眾黨立院黨團則說,賴總統一心只有崇拜威權,不願鞏固深化民主韌性,選擇鑽進「民主退步、自由限縮、人權倒退」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