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就在美國對鋼鋁課徵25%關稅前夕,台灣財政部昨公告對中國大陸特定熱軋扁軋鋼品、麥芽釀造啤酒展開反傾銷調查,將送經濟部評估產業損害。按正常調查程序約需耗時7至8個月甚至1年,才能最終確認是否對涉案貨品課徵反傾銷稅。
美國對鋼鋁課徵25%關稅,擬於當地時間3月12日上路。財政部此時對特定陸製鋼品出手,引發外界聯想,是否有向美國示好之意。財政部官員強調,此案是中鋼、中龍鋼鐵去年所提,財政部依照程序審查後成案,時間點只是巧合。
據財政部公開的中鋼申請書,大陸涉案貨物出現「豬飼料比鋼價貴」、「熱軋價格被豆粕售價超越」的異常現象,強大的價格破壞作用,國產品市場價格受其引領,業者即使價格一降再降,仍難以抗衡,銷貨量大幅滑落。
據指出,此案涉案貨物如熱軋鋼捲,是建築和基礎設施重要原料,也被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業,主要用於汽車車身、底盤和零部件等。
財政部統計涉案熱軋鋼品,2024年上半年大陸在台市占率,較2023年整整增加296%;公開資料也顯示,根據推算,2023年第3季至2024年第2季,涉案貨品的大陸傾銷差率為23.59%。傾銷差率在未來調查過程中仍可能變動。
下個目標 劍指南韓電磁鋼
財政部對來自大陸的熱軋鋼鐵反傾銷控訴案決定立案展開調查,中鋼董事長黃建智表示,台灣鋼市出現很多不合理的量價關係,主要都來自大陸,政府立案後,未來可能進一步課徵反傾銷稅率,希望能讓市場正面發展。
身兼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的黃建智說,除大陸熱軋鋼品外,目前也掌握到其他國家的鋼材進口台灣,出現價量明顯悖離情形,會依同樣的模式處理,以全面導正國內鋼鐵交易秩序。
據信,中鋼已針對來自南韓浦項的電磁鋼片收集證據,其進口台灣數量暴增數倍、價格又不合理的偏低,將成為鋼界下一個反傾銷目標。
10類課反傾銷稅 陸占8成
據財政部官網,台灣目前共對10類產品課徵反傾銷稅,高達8類產品涉案國家皆包含中國大陸,所設貨品包含平面印刷用版材、特定鋁箔、毛巾等。回顧川普1.0時期,台灣曾對大陸5項鋼品祭出「雙反調查」,但最後雷聲大雨點小。
此外,先前針對大陸及南韓產製不銹鋼冷軋鋼品(300系)反傾銷落日調查進行中,經濟部日前審議結果認定,若停止課徵反傾銷稅,將對台灣產業造成損害。
簡言之,經濟部認定陸、韓不銹鋼冷軋鋼品傾銷問題對產業造成損害。接下來將送財政部提交關稅稅率審議小組,決定是否繼續課徵反傾銷稅,目前對大陸這項涉案貨品所課徵反傾銷稅率為38.11%。
現正課徵反傾銷稅貨品,包含卜特蘭水泥及熟料、特定鍍鋅、鋅合金扁軋鋼品、碳鋼鋼板、過氧化苯甲醯等。其中卜特蘭水泥及熟料稅率最高,稅率高達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