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川普新政震盪世局,各界都在看著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遭到美國兩位領導人羞辱之時,台灣的政治人物不思如何因應世界的劇變,擺脫《經濟學人》提出的「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困境,反而繼續搞大罷免政治鬥爭,引發內部仇恨對立,社會的動盪不安;不知今夕何夕,更不把老百姓的身家安危放在眼裡。
這次由民進黨立院黨團鳴槍發動的大罷免行動,賴總統沒有站在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阻止這場政治鬥爭,反而說這是民主權利,尊重民間團體自發的行動。如今罷免行動已經如火如荼展開,第一階段連署,審議之後綠營團體提出的三十二件立委罷免案、一件市長罷免案、二件縣市議員罷免案過關,可進行第二階段連署;而藍營提出對綠委的罷免案一件也沒通過。
外界固然質疑中選會的公正性,但是面對執政黨策動各方全力行動的攻勢,在野黨漫不經心的因應,自然落得無一成案的下場。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也氣得痛批「沒看過這麼弱的在野黨」,國民黨要想打贏這場仗,得加很大一把勁。但無論朝野未來在第二階段如何過招,執政黨掀起的「惡罷」風潮確實是當家鬧事,對國家發展和社會安定有百害而無一利。
民進黨除了運用側翼發動連署,更利用執政優勢,搶在《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加嚴公布前,由相關部會提出針對選罷法和《政治獻金法》進行修法,增列罷免團體或提案人也可以接受政治獻金,替這些所謂的民間團體添柴加火。而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和幹事長吳思瑤先後強調賴清德在關鍵時刻會出場力挺,也讓綠營罷免案的行動得到鼓舞。事實證明,所有罷免案的行動就是當家鬧事的政治動員。
大罷免行動必然會導致社會更加分裂,罷免提案人立委沈伯洋的外來資金遭到質疑,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的不雅照片外洩和是否捐助清大一千五百萬元成為話題,這些當然是大罷免引發的外溢效應。此外,所謂「通匪」的言論也甚囂塵上,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在花蓮舉辦問政說明會,卻遭到一名退休女教師起身嗆他「通匪」,民進黨立院黨團立即聲援這名退休女教師。
「通匪」是什麼概念?這當然是延續民進黨一貫給在野黨扣上的紅帽子──所謂「中共同路人」、「在地協力者」的認知作戰口號。而「通匪」更嚴重,這是上世紀兩岸「漢賊不兩立」時代的最大罪名,通匪是要槍斃的;以現在的法律就是違反《國家安全法》、《反滲透法》,要嚴辦的。兩岸關係早已脫離上世紀「漢賊不兩立」的時代,兩岸交流對話已是常態,只是民進黨政府刻意違逆民意,為了台獨,以「反中抗中」的意識形態刻意切割兩岸。但「通匪」一詞確實割裂社會,也傷害了兩岸人民的情感。
經過三年戰爭的烏克蘭已是滿目瘡痍,如今求和平而不得,澤倫斯基還在世人面前慘遭羞辱,說明國際政治仍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台灣處境艱難,更甚於烏克蘭,在國際風雲詭譎時刻,為了台灣的安全發展,執政黨及領導人如履薄冰唯恐不及,哪還有時間和精力搞內鬥?解鈴還需繫鈴人,請速以智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