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俄烏戰爭剛滿三周年,美國總統川普為實現上任一百天促成停火,近日動作頻頻,令人擔心美國是否將以出賣烏克蘭,換取俄羅斯同意停火?
為迫使烏克蘭低頭,川普對澤倫斯基極盡汙辱、貶抑之能事,譏他「做得很爛」,罵他只想從美國的援助「撈油水」,質疑澤倫斯基作為總統的正當性,甚至呼應普亭說詞,指控他不該發起戰爭。
美國倒向俄羅斯愈來愈明顯。就在俄烏戰爭爆發三周年之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烏克蘭提出的決議,譴責俄羅斯侵犯烏克蘭,呼籲俄國立即撤軍並將侵占領土歸還,美國第一次投反對票。同時,由美國提出的一項未譴責俄羅斯的決議案,在安理會表決時,俄、中都投下同意票,英、法等五個歐洲理事國棄權,出現美中俄聯手和歐洲對立的罕見局面。
川普種種舉動讓美國盟友感到焦慮、擔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在歐洲議會演講告誡歐洲:與美國為敵是危險,為友卻致命。法國總統馬克宏也警告,如果讓烏克蘭落入俄國手中,會對北京釋放危險的訊號,以為有權入侵台灣。
英國《經濟學人》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為題,分析川普上台後整體外交戰略取向指出,美國認為歐洲盟友必須承擔自身的安全責任,而來自中國大陸的挑戰則仰賴盟友共同牽制。因此《經濟學人》推測美國未來政策重心將會放在印太地區,因為唯有中國「有能力和意圖威脅美國本土和印太地區的核心國家利益」。
即使川普真有「聯俄制中」的戰略意圖,然而就像《華爾街日報》分析,川普採取所謂「反向尼克森」路線,後果可能正好相反,讓俄國同時與美中結盟,卻讓西方陣營分道揚鑣。
當年尼克森「聯中制俄」有效,因有中俄交惡為前提,如今中俄關係較當時大不同,華府欲求動搖兩國關係十分困難。習近平與普亭一個月內兩度通電話,兩國元首互訪時間也出爐,足以說明一切。
川普會否拿台灣作為美中交易籌碼,必須嚴肅觀察。但如果他連占全世界運量百分之五的巴拿馬運河都要掌握,台灣海峽占全球百分之四十八的運量,豈能容許中共掌控?
川普政府自上任以來,已在美日峰會、美日韓三國外長聯合聲明的場合,強調維繫台海和平與穩定對於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並反對任何片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企圖。
軍事方面,美國近期部署五千名陸戰隊員在日菲基地、美軍兩艘軍艦穿越台海,美軍也參與法、日在菲律賓海軍演;近日美軍又披露,台灣出席今年泰國舉行的「金色眼鏡蛇演習」。凡此種種皆顯示美國意在威嚇北京,勿為轉移內政困難而莽動。
既然「倚美自立」是台灣的唯一選擇,就必須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讓美國相信,維持台灣在第一島鏈和半導體發展的關鍵角色,對美中競爭至關重要,才是避免「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命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