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正文
本片開頭就說:「適應,本身就是項挑戰」。當人生過了最顛峰的全盛期,該如何與已屆遲暮之年的自己相處?面對不停推陳出新的科技要如何學習熟練?當安享晚年的期待幻滅,要如何迎向挑戰,再尋回熱情?
開場的一幕是位年長女性與客服人員的電話對談,因為不了解無線網路與WIFI有何差別而詢問客服,電話的另一頭卻用著生硬而制式化的語氣冷淡不屑的回應,她急切的想尋得協助,對方卻像個機器人般一直重複背誦,並以非帳戶本人的理由將她拒於門外。導演將銀髮族所面臨諸多新科技關卡的現實過程,生理退化後心理的憂慮面向,輕鬆的反映於電影中。
《金盞花大酒店》(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是部少數以老年人生活為題材的電影,編劇歐帕克(Oliver Parker)與導演約翰麥登(John Madden)彷彿預見全球銀髮族群將會面臨何種處境般,透過退休旅行團前往印度Long Stay的生活、休閒、遊覽的「異地養老」概念,呈現成員與當地居民交流互動的關係與改變,輕鬆的切入老化所面臨的問題與適應。
全片以年輕與銀髮、單身與婚姻、男與女、社會階層與階級歧視、性取向、年齡與障礙、傳統與現代、西方與東方、融合與摩擦、漠視與邊緣化、種族差異等存在的事實相互交織。
人生不退休的故事
故事描述七位不同背景的英國退休老人被金盞花大酒店的廣告所吸引,以為到印度能以低廉的物價,享受無法在英國負擔的優雅生活,甚至還可以輕鬆養老,但到當地才發現現實和想像之間的差距,飯店沒有想像中美好,它其實是資金短缺且老舊的建築,但七人仍被年輕經理說服,以「跳脫舒適生活圈,試試看再說而留下。」這部關於一群退休老人心態轉換與心靈成長的影片,沒有跌宕起伏,但回頭品味,有其滋味。
編導巧妙的塑造出七種截然不同個人特質的旅人,如結婚三十年的公務員夫妻,是旅行團中唯一的雙人組合,這對感情早已淡去、貌合神離的兩人,丈夫個性溫文善良,有著傳統道德觀念及婚姻忠誠度,老婆性格尖銳保守、焦慮、自限、喜歡抱怨,夫妻將微薄的退休金全部投資女兒創業,只能暫時到異國尋求歸宿。
另一位因年齡而被前雇主辭退、精明幹練卻充滿敵意與歧視的管家,覺得英國髖關節手術昂貴,勉為其難轉往印度就醫,沒想到透過他人對她的禮遇與尊重,反而重建了自我。
想要梅開二度的阿嬤,寶刀已老仍想馳騁情場的老光棍,為尋舊愛遠赴印度的退休法官,在前嫌盡釋後離世。另外,因丈夫驟逝留下債務,必須賣屋清償,只好遠走印度養老的家庭主婦,她逆來順受的特質,很快就對新環境甘之如飴。導演透過刻意安排的性格對比、角色特質,娓娓道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故事。
重新體驗生命意義
這七位生活、性格、背景、職場歷練各有千秋的銀髮旅人,其實正環繞在我們周遭,有人像同學、朋友或同事的相處,有人更似親戚、長輩的畫像,有人猶如夫妻或好友的再現,甚而是能在你我身上出現的拼圖投射。
值得一提的是,年輕勇敢追夢的酒店經理不畏家中的反對,執意將父親遺留給他如廢墟般的飯店重新經營,並將其定位為退休人士渡假村,樂天的他與這群逐漸被社會視為負擔、漠視與邊緣化的老人撞擊出忘年之交。他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最終一切都會變得美好,如果有不好的地方,就表示終點還沒到。」影響也鼓舞了每位年長旅客,讓他們重新體驗生命的意義與美好,也透過影片傳遞出銀髮族必須有再一次尋找「自我」的勇氣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