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生成式AI成為學生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新工具,清華大學今年首次加入使用AI的「誠信聲明」,其他學校也有類似做法。專家提醒,AI的輔助效果取決於學生原有的準備程度,建議學生在生成出來的內容上加入自己的立場、看法,做出個人化的內容。
大考中心今天公布學測成績,各大學也已陸續公布申請入學審查資料準備指引,清華大學在指引中首次加上生成式AI使用的「誠信聲明」,若考生使用生成式AI方案協助準備審查資料,務必說明是哪些部分使用,並應妥善保存相關的原始資料,必要時,審查委員得要求提供電子或實體格式的原始資料以供查驗。
台師大今年在考生須知中,也提醒考生勿用生成式AI直接產生檔案內容,若有用生成式AI幫忙產生或協作,需在內容註明,且於面試時誠實揭露。
生成式AI成為學生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新工具,但專家提醒,AI的輔助效果取決於學生原有的準備程度。內壢高中輔導組長楊璦慈比喻,要煮出一道好的菜,前提是要有好的食材。
同樣地,學生至少要做出六十分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才能在生成式AI的輔助之下,做出更好的學習歷程檔案。
清大招測中心主任、化工系教授王潔建議學生,一定要親自閱讀所有生成出來的內容,把敘述改為自己會使用的口吻,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不會這樣講,就不要這樣寫」。
還有學生會藉AI探索校系,王潔提醒,以現在的ChatGPT來說,同樣題目、不同問法,可能出現類似的回答內容,這會造成教授審查時,看到學生想讀學系的理由、未來想做的工作極為相似,學生在生成出來的內容上應加入自己的立場、看法,才能讓AI為自己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