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僅誘發肺癌,空汙還會加速糖尿病患者腎臟病惡化,提高洗腎風險。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若長期接觸二氧化氮、懸浮微粒PM2.5,將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提醒政府將糖尿病患納入提醒空汙指標的敏感對象,患者在空汙嚴重時避免外出。
該研究計畫主持人、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表示,這是國際首篇有關空汙與慢性腎臟病的相關性研究。研究發現,在922位腎功能正常的糖友中,經5.54年追蹤,共44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進一步發現,當患者暴露在超濃度空氣汙染環境下,如二氧化氮濃度超過22.55ppb,或PM2.5濃度超過每立方公尺33.44微克時,慢性腎臟病風險顯著增加。
為何空汙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參與此研究的台大醫學院護理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秦唯珊表示,糖尿病患者屬於血管病變的高風險族群,若未妥善控制病情,血管容易病變。若處在空汙環境,將催化血管發炎,加速病變。
國內糖尿病患者約為250萬人,隨著國內人口高齡化、飲食西化等影響,糖尿病患已呈老年化及年輕化的兩極化發展。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杜思德說,糖尿病老年化主要是在健保制度下,患者受到很好的照顧,但需注意併發症問題,糖尿病年輕化則與肥胖有關,減重為避免疾病惡化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