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在部分幹道路口,縮減行人穿越道,增加自行車道,造成行人與自行車混走嚴重,交通局表示,行人及自行車若未依畫設的穿越道通行,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可處罰。
不僅在台北市,筆者在高雄市也常發現,單車族平時就在慢車道闖紅燈、逆向、併騎,及在人行道橫衝直撞,影響行人路權,到了周末假日,大量出現的親子單車大隊出動,會把機車逼到快車道。
當初政府在鼓勵民眾騎單車時,單車路線都朝休閒遊憩用途規畫,如今因油價飆漲及運動休閒盛行,單車族飛快成長,造成行人、自行車及機車混走而險象環生,我每次騎機車出門,遇到單車族總會心驚膽戰,因為,有一次單車族將筆者逼到快車道,還大罵「你會不會騎車?」而且若發生擦撞,連警察都會認為是機車騎士的錯。
單車族大量增加,已形成新的交通問題,台北市將依規定處罰越線侵入對方道路的人車,顯示開始重視規範自行車,各縣市應該跟進,不過,我認為,若只是宣示而不能確實整頓,或制定有關自行車的交通法規,恐怕單車族不會改變「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心態。
新的交通亂象凸顯各級政府雖有建設硬體的能力,及宣導節能減碳達到成效,卻沒有長期的完整規畫,造成混走,與教育民眾遵守交通規則,導致自行車缺乏自律與尊重,都是必須立即檢討改進之處。
鄭佑璋(高雄市/文字工作者)
台北市將處罰越線侵入對方道路的人車,雖有宣導期,但筆者認為,問題是出在行人、自行車穿越道寬度不夠,很容易互相越界或與汽機車爭道。
建議交通局,除在宣導期派義交、義工導引動線,還應適度放寬穿越道寬度,並以鮮明的顏色、標線、圖誌及指示牌等區分,否則,行人或單車還是容易越線遭罰,恐怕會讓民眾產生政府搶錢的觀感。
宋隆俊(台北市/電視台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