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聖䴉 不速之客玩捉迷藏 文/朱莉雅 |2025.02.16 語音朗讀 7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群聚生活、築巢的埃及聖䴉聲勢十分驚人。圖/林務局嘉義東石海邊航拍密密麻麻3000多隻令人頭皮發麻的埃及聖䴉及其窩巢。圖/陳建樺台灣沿岸河海口都有埃及聖䴉的蹤跡。 圖/林務局在鳥蛋上塗油防止孵化,最後失敗收場。圖/林務局埃及聖䴉因鐮刀型口喙而被稱為巫婆鳥。 圖/林務局埃及聖䴉雖不是自己想來台灣的,卻對本土生態環境形成重大威脅。圖/林務局 文/朱莉雅 40年前,國內一家私人動物園,引進6隻觀賞鳥類埃及聖䴉(音同玄),卻意外在1984年某個颱風天,因籠舍毀損而逸出野外,經過幾十年的繁衍,族群一度壯大到驚人的近2萬隻,台灣沿海幾乎都可見其蹤跡,每逢春天繁衍期,航照圖中沿海林木樹冠上的窩巢幾乎一整片白,密集程度令人頭皮發麻。神聖動物移地成禍害埃及聖䴉原本是分布於撒哈拉以南非洲與伊拉克東南部的一種朱鷺,又名埃及聖朱鷺、埃及聖鷺、聖䴉、巫婆鳥(黑色長嘴彎如鐮刀,側面看去也像巫婆的鷹勾鼻)。牠們在古埃及備受尊敬,經常被製成木乃伊當做智慧之神托特的象徵。埃及聖䴉在原棲地屬於保護物種,但被引入到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與台灣後,因適應生態環境能力強悍,沒獵物時會找尋垃圾補充食物,因此逐漸在各個地區成為強勢入侵種,不但造成大西洋沿岸國家皆有埃及聖䴉入侵繁殖的野外族群分布,在南歐也破壞了燕鷗等動物的棲息地,且與牛背鷺及白鷺競爭築巢的地方。埃及聖䴉在台灣逸出野外後,開始在野外繁衍。野外無天敵繁衍失控由於幾乎沒有天敵,陸續在台北關渡至新竹等地河海口有野外目擊紀錄,2010年代後,在台灣西部濱海各縣市沿岸皆可看到蹤跡,數量最多時一度衝破1萬8000隻,嚴重擠壓台灣原生鳥類的生存空間。 2019年起,林務局開始啟動移除計畫,起初成效不佳,第2年起和獵人合作,大量清除個體及樹枝窩巢,至2021年底,合計花費超過新台幣7000萬元經費,清除1萬7000餘隻,一度估計野外只剩下幾百隻,有望完全成功清除,成為全球第一個清除埃及聖䴉入侵的國家。清零不易互相捉迷藏可惜自此之後,林務局雖每年訂定當年底清零目標,不讓曾是智慧象徵的埃及聖䴉,有群聚繁殖的機會,可惜3年多來卻始終難以完全清除,一些漏網之魚的零星個體,逐漸變成「捉迷藏」高手,使清零工作變得困難。原因是,經過和人類幾年的纏鬥後,四散逃逸的殘存埃及聖䴉,如今警戒心都變高了,不但看到獵人就迅速飛走,而且懂得四處分散,減少群聚──中部以北大多零星分散在關渡一帶,南部剩餘的少數族群,則散居在雲林、嘉義、台南、屏東……等縣市海口。有些埃及聖䴉更機警聰明,學會融入或藏身在白鷺鷥或冬季候鳥如黑面琵鷺族群中,避免遭到滅殺。此外,當聽到獵槍的動靜、溪流中傳來開船的引擎聲,埃及聖䴉更會保持戒備,甚至改變繁殖期間的築巢行為模式……使移除難度變高。賴群眾合力覓蹤通報林務局保育組表示,每年3月至8月通常是埃及聖䴉的繁殖季,但光靠公部門增加巡查次數,加強掃盪,恐難以完全清零,因此需要各地鳥友通力合作,當看到埃及聖䴉蹤跡時,可前往「外來鳥種埃及聖䴉防治宣導」FB粉專通報發現日期、時間、地點、數量,林務局將會派人去移除。林務局保育組指出,最近兩個月,埃及聖䴉僅在淡水河流域、桃園竹圍、高美溼地、大成溼地和高屏溪口等地有被觀察記錄到,目前野外數量的確明顯減少,然而仍需要更多的目擊回報資訊,幫助移除團隊更有效定位目標,以維護本土生態。 前一篇文章 意外的訪客 螳螂殺手 一夫當關 下一篇文章 台灣埃及聖䴉之前身今世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