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有感於瓊瑤女士辭世的生命 省思與對大眾的衷心建言(十一)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2025.02.16
535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7.星雲大師的生死達觀對現代人的啟發:死亡有如移民,要及早準備資糧

在上周的文中,我引述了星雲大師的生死達觀,來解說生死的奧祕,以及對現代人的啟發,接下來繼續從佛法「十方三世」的宏觀視野,來為大家解惑,進而破除生死的迷思。

星雲大師說:「總之,死亡就等於現代的移民一樣,從這一個縣城搬遷到那一個縣城,從這一個國家遷移到另外一個國家。當然,你要移民,也要知道自己的資本如何,假如你的資本很多,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就可以購買華屋大廈,一樣地享受榮華富貴;假如你的資本不足,移民到另外一個區域,窮愁潦倒也就在所難免。」

這段話的重點,在於啟發現代人用正向的態度來面對死亡。因為我們的肉體是物質的結構,必然有其相應的使用年限,而且會經歷衰老、病痛、傷殘等過程與境況,遲早必然會到達不堪繼續運作的臨界點,因此,死亡是有正面意義的,可以讓我們結束一期生命的辛勞與困頓,暫時休息一陣子,然後重新出發。從三世生命流轉的宏觀視野來看,「死亡」絕非「生命」的終結,而是「一期生命」的謝幕,然後轉換跑道,開展「下一期的生命」。因此,大師用「移民」來譬喻「死亡」與「新生」,就像是從「這一期生命」轉移到「下一期生命」,而且個人的福報也可以從這一期生命延續到下一期生命。如果你的資本雄厚(亦即福報很好),就不用擔心移民後的生活;萬一資本(福報)不足,就難免生活困頓了。

大師接著又說:「我們在生死之前,就等於在移民之前,要先做好準備,了解自己未來的資糧豐富不豐富。假如說,你在死亡的時候沒有目標,或者也沒有資糧,就好像犯了刑法要充軍,究竟要充到什麼地方,會有什麼樣的遭遇,你都不知道,那當然會感到很可怕了。」

大師開示我們,一方面要為來生做好準備,及早確定自己來生的方向與目標:不論是往生佛國淨土、上升天界或是乘願再來娑婆世界都好,才不會因為迷茫而恐懼。另一方面要廣結善緣、力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累積自己的福德因緣,從今生到來生都可以自利利他。如果能夠確實力行實踐以上兩點,我們在面對自己的死亡時,就不需要害怕了。

8.有情眾生的「生」絕非偶然,而是必然

瓊瑤說:「生是偶然」,這個觀點與認知是大錯特錯。我在兩周前的文章中已經指出,我們的「生」絕非瓊瑤所誤以為的純粹「偶然」。其實,從十方三世生命流轉的整體觀之,凡夫眾生的「生」是「必然」的,只是一個人會「生」到何方、何界?會「生」到什麼樣的父母、家庭?就要看他的福德因緣,以及他在生與臨終時的心理境況。以下我引述《瑜伽師地論》的內容,來為大家解說其中的奧祕。

《瑜伽師地論卷一》云:「諸眾生將命終時,長時所習我愛現行,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報。若預流果(初果)及一來果(二果),爾時我愛亦復現行,然此預流及一來果,於此我愛由智慧力數數推求,制而不著,猶壯丈夫與羸劣者共相捔力能制伏之,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若不還果(三果),爾時我愛不復現行。」【慧開註:「我愛」即是「我執」,「中有」即是「中陰身」。】

先簡介一下《瑜伽師地論》:相傳印度無著菩薩進入禪定至兜率天,在彌勒菩薩座下受學《瑜伽師地論》、《莊嚴大乘經論》、《中邊分別論》等,在出定之後,他就將這些經論傳述給後世;此外,據玄奘大師所傳,這部《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所說,玄奘大師西行印度取經,在那爛陀大學受學此論於戒賢論師,而後帶回大唐長安,翻譯成中文傳世至今。玄奘大師依據他從印度取回的唯識學經論建立了「法相宗」,而這部《瑜伽師地論》就是法相宗的根本論典,對於生死問題有非常詳盡與深入的分析與解說。

我用白話文解說上述經文的意義:凡夫眾生因為無明煩惱的緣故,「我愛」(亦即我執)沒有斷除,也無法降伏,所以被長時間所累積的習氣與業力牽引,在臨命終時,「我愛」就會現行,因此極度恐懼「自我」會就此消滅,於是就強烈地執著自我,由此投射產生「中有」(亦即中陰身)。然後依每個人個別的習氣、業力與因緣條件,投胎進入相應的下一期生命。

從以上討論的內容可知,我們的「生」絕非偶然,而是必然。下周我再進一步解說其中的奧祕。(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