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3日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的計畫,納入5種樣態,預計最快4月上路。此外,川普表示,他要將晶片生意帶回美國,認為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如果晶片不回到美國生產,美國將非常不滿。
川普於13日簽署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研擬對等關稅計畫。川普說,任何國家徵收美國多少關稅,美國就會向他們徵收多少關稅,「不多也不少」。他已要求國務卿、商務部長、財政部長,以及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研究將對等關稅納入美國貿易。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預定4月完成相關規畫,4月1日就會把計畫交到川普手上,如果川普想要,4月2日就可以上路。
《每日郵報》稱,這是美國自1890年,由美國前總統麥金利宣布向所有進口製造商品徵收50%的關稅以來,美國最廣泛的一次關稅政策。美聯社分析,川普的關稅政策很有可能最後轉嫁到美國消費者和企業身上。
根據備忘錄內容,對等關稅的對象行為包括,向美國產品徵收關稅,對美國企業、勞工和消費者等施加「增值稅」(VAT System),對美國實施非關稅障礙,施行讓匯率與市場價值發生偏差的政策、降低美國企業和勞工競爭力,以及其他由相關部門判定對美國不公平的行為。
川普重申,台灣搶走所有美國的晶片生意,美國有英特爾和其他晶片公司,過去有非常好的成績,生意卻被搶走了,美國想要拿回那些生意。
各國領袖設法因應
對此,主要貿易夥伴的領袖及政府正設法因應。川普同日在白宮和來訪的印度總理莫迪會談後說,印度將大買美國的石油與天然氣,美國對印軍售將增加數十億美元。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說,準備和美國找出互利的解決方案。歐盟同日聲明,對等關稅沒正當性,若歐盟輸美商品被課的關稅因此增加,布魯塞爾將堅定並立即回應。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14日說,日方將徹底並詳細調查造成的影響,以及對等關稅措施的具體內容,以做出適當應對。
南韓代理總理崔相穆14日說,他研判由於韓美間有自貿協定(FTA),兩國間的關稅稅率較低,對等關稅措施對南韓帶來的影響「不會很大」。
商總:須把台積留台
針對川普再度指控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產業,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即使最後高科技業被美國課徵高關稅,「我們還是必須把台積電留在台灣」。
此外,路透報導,白宮正尋求重新談判美國《晶片與科學法》,已暗示將延後近期一些半導體補貼。台灣環球晶圓發言人彭欣瑜聲明,尚未收到華府有關其撥款條件或條款已有任何變化的通知。環球晶圓原可獲美國政府4億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30億元)撥款,用於德州和密蘇里州廠房。而環球晶圓必須在今年稍晚達成特定目標後才能獲得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