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春節以來各大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急與急救責任醫院開會,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拜託各醫院院長加強院內床位調度彈性,也呼籲民眾輕症在基層診所就醫,讓醫師評估轉診,不要小病就衝到大醫院急診等著被救。
衛福部昨日二度召開會議,林靜儀與醫事司、醫師公會等討論,病房調度及收治量能調節,並希望各級醫療院所間縱向合作,分級分流。醫事司長劉越萍指出,今年年假長,加上氣溫低讓心血管患者增加,又遇到流感、腹瀉處高峰期,導致急診第一線人員苦不堪言。雖然氣溫稍微回暖,疫情即將反轉下降,十二日全國急診來診量仍有二萬二千人,推估壅塞狀況還需要持續兩至三周。
護理人數不足導致病床關床,同樣牽動急診處理時效。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表示,護理人力增減異動有季節性,九至十一月有畢業季新血加入,而農曆年前後則是受到年終轉職影響,是護理人數減少高峰期。
然而,相比去年底,今年二月護理人力已經增加到近四千人,知情人士指出,流感重症患者僅占少數,絕非急診壅塞主因,反而是全台醫院病房、加護病房床位吃緊,才會讓急診塞床,把重點放在流感疫情,想解決急診塞床問題,恐已搞錯處方。
林靜儀也拜託大型醫療院所,希望院長增加病床調度彈性,如延後較不急迫的住院患者,或是協助患者出院、下轉,或是彈性調整不同科別的病房收治。
林靜儀另表示,過年期間腹瀉跟類流感各占急診就醫量兩成,呼籲民眾就醫分流,看診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