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彭博資訊報導,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涉入一項計畫,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Intel)可能把晶片事業分拆為英特爾和台積電共同擁有的實體,在給予《晶片法》補貼的同時,由台積電協助強化2奈米與3奈米的先進製程,以兼顧美國國安顧慮,及化解英特爾的困境。
投資公司Baird分析師葛拉(Tristan Gerra)發布投資報告指出,亞洲供應鏈在討論,美國政府能涉入一項計畫,同時涉及台積電和英特爾。台積電可能派遣工程師到英特爾的3奈米/2奈米晶圓廠,運用台積電的專業知識,讓英特爾的晶圓廠與後續製造計畫切實可行。
英特爾 將受惠龐大現金流
葛拉指出,無法證實這些傳言,要完成這項計畫也可能費時許久,但「很合理」,能夠在英特爾前執行長基辛格聚焦核心製造競爭能力的基礎之上,有更多進展。
他說,英特爾有望受惠於龐大現金流的舒緩,並把重心放在設計和之後的平台解決方案,台積電能夠處理晶圓製造的細節事宜,而運作順利的晶圓廠最終可望吸引晶片設計業者為客戶,讓晶片設計業者得以把製造產能分散到多個地區。
英特爾股價12日大漲7%,背後利多除了美國副總統日前宣示先進人工智慧(AI)將在美國製造、台積電可能出手救援的傳言,還有Jefferies分析師柯提斯指出,在Emeral Rapids產品動能的驅使下,英特爾似乎正在提高中央處理器(CPU)產能。
英特爾去年第4季微處理器出貨市占率下滑67.4%,為2022年以來最低。
台積高雄廠 環評初審過關
此外,台積電高雄P4、P5廠環境影響說明書昨初審通過。公民團體擔憂未來5座廠總耗電高達住家用電1.6倍,要求以高標準加強空汙監測。台積電表示,2040年將100%使用再生能源,優先使用在地綠電,並考量增設空汙監測站。
高雄市環保局表示,此案使用再生能源、製程設備改善等措施後,減少54%碳排放,未來增量也將隨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而逐年遞減,在可達成RE100及100%使用再生水之下,評估此案不影響2030年減量目標。
P4、P5廠上月初審,環評委員認為整體開發的累積效應影響說明不足,溫室氣體減量規畫也不清楚,要求補件再審。
環保局昨舉行台積電楠梓新建半導體廠擴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初審議會,審議通過,本月21日完成修正後直接送大會審查,無須第2階段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