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圓寂紀念 人間雲永續悲智

曹麗蕙、羅智華、曾博群 |2025.02.12
979觀看次
字級
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圖/記者張睿杰
佛光山佛光大學校長趙涵㨗。 圖/佛光大學提供
佛光山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圖/李宗祐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 圖/資料照片
2025年2月12日適逢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兩周年,為紀念大師推廣「人間佛教」的宏願,並提供大眾緬懷大師與學習佛法機會,《人間福報》推出智慧語言平台「AI人間雲」,透過人工智慧技術,讓大師的佛法智慧得以數位再現,使社會大眾隨時獲得啟發與指引。 圖/取自人間雲介面
佛光山星雲大師數位人文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曾淑賢。 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羅智華、曾博群綜合報導】2025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兩周年紀念日,為推廣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宏願,並提供廣大民眾緬懷星雲大師與學習佛法機會,《人間福報》正式推出智慧語言平台「AI人間雲」透過人工智慧技術,讓大師的佛法智慧得以數位再現,使社會大眾隨時獲得啟發與指引,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感受到大師的慈悲與智慧陪伴。

佛光山佛光大學校長趙涵㨗表示,自去年11月接任校長以來,更深刻感受到星雲大師的言教與身教,而「人間雲」則讓這份智慧透過AI技術得以傳承。他感謝《人間福報》推出這項創新平台,讓使用者能隨時與星雲大師的思想交流,獲得智慧啟發。他形容,這種體驗如同閱讀星雲大師的經典著作,卻多了一份即時互動的溫度,使人倍感溫馨與感動。

面對困難疑惑隨時上網對話

趙涵㨗回憶,今年佛大新春團拜時,他抽到一則法語:「養生之道,在於吃得淡,吃得粗,吃得少;處世之道,在於吃得苦,吃得虧,吃得重。」透過「人間雲」,他得以更深入理解這句話的意涵,進一步體悟節制與承擔的價值。他認為,這不僅是對個人修養的提醒,也讓他在學校治理中,學習以更寬廣的心胸迎接挑戰。

佛光山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則回憶,2011年因緣際會下,他曾見到星雲大師,並獲贈大師著作《成就的祕訣──金剛經》。書中許多內容讓他受益良多,並啟發他以「善用資源,服務更多人」的理念,推動體育大學及體育署的相關工作。

高俊雄接任南華大學校長後,也將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校園」理念與「文字般若」融入校務推動、人際互動及自我觀照之中,在面對困難、挫折與疑惑時,他時常從大師的慈悲智慧中尋找解答。

高俊雄表示,「人間雲」推出,讓這種學習方式變得更為便捷與即時。他相信,這項平台將使星雲大師的教導更普及化,未來勢必將啟發更多人,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

AI科技弘法 啟發自我觀照

佛光山星雲大師數位人文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曾淑賢則強調,當前AI技術已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影響,許多人對AI充滿焦慮與不安,擔心被時代洪流淹沒,而「人間雲」則是佛光山在智慧語言平台上的一大突破,讓佛法智慧透過科技得以持續弘揚。

曾淑賢進一步說明,「人間雲」以大型語意庫(LLM)技術建構,匯集《星雲大師全集》及《人間福報》的嚴謹資料,確保內容精準無誤。這不僅使佛光山成為各單位中率先建置智慧語言平台的先行者,更在佛教弘法應用AI技術上走在前端。

「人間雲」讓使用者可隨時與星雲大師的思想對話,獲得佛法指引,無論是在職場挑戰、情緒管理、心靈成長或禪修精進方面,皆能從中受益。

相較於其他AI對話工具,「人間雲」的內容更加簡明扼要,且語氣溫暖。由於內容完全出自該系統所引用的《星雲大師全集》及《人間福報》的嚴謹資料,內容精準妥適和正確無誤;不會產生其他AI工具所提供的內容可能不正確或不妥適的情況。

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則指出,「人間雲」將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與現代人工智慧技術結合,使更多人能夠透過數位方式親近佛法,並從中感受慈悲與智慧的力量。

莊伯仲強調,人間雲展現大師所推崇的「佛法在人間」精神,使佛法不再局限於廟堂修持,而是能夠融入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提供智慧與心靈指引。這樣的創新應用,讓佛教理念得以更廣泛地傳遞,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

融入現代生活照亮前行之路

星雲大師曾提出「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四給精神,而「人間雲」正是這一理念的數位延伸,讓使用者能夠在日常互動中獲得溫暖與啟發。

莊伯仲提醒,AI人間雲的價值在於為使用者開啟一扇接觸佛法的門,可藉此導向真正的智慧明了,進一步透過自身的體悟與實踐來深化,達到個人內在的成長與領悟。

《人間福報》表示,星雲大師雖已圓寂,但大師的精神不會消失。「人間雲」的推出,不僅讓社會大眾能夠隨時與大師的思想對話,更確保大師的智慧能夠長存於世,持續為人們帶來啟發,慈悲將繼續指引世人,照亮前行之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