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統計,公立大學教師近四年內退休人數驟增五成,光一一二年就有六百二十六人退休,敲響高教警鐘,師資主力退休且整體老化,間接帶動私立大學中生代被挖角,學者直言,大學接班人才庫枯竭,大家都非常擔心,更憂心的是,三至五年後才是退休高峰期。
一一三學年度全台大專校院編制內專任教師,共有三萬八千四百五十七人,六十歲以上的資深教授占二成四。清華大學前校長賀陳弘表示,這幾年退休人數上升,是因國立大學教師主力是一九八○年代末期到一九九○年代返國,現在整批達到退休階段。
賀陳弘說,當年很多人選擇返國在大學任教,是因為退休年金等於是一種「延遲給付」的薪資,這項過去相當成功的國家攬才策略,現在被破壞了,在年金刪減之下,選擇延後退休來累積退休本的人數也增加,大學人才新陳代謝變得緩慢,師資主力退休且整體老化。
台大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今年一月退休,他因在公立大學年資短,年金改革後,所得替代率只有百分之三十,月退俸僅原本薪水的三分之一,四萬多一點,以後還會逐年減少,他坦言,這個額度對他而言蠻無奈的。
許多台大教授任職時,都是住在學校宿舍,好處是到退休前都不用擔心住處,但缺點是退休後才發現房價高不可攀。
六十五歲屆齡退休的台大城鄉所教授畢恆達表示,他從沒考慮過延退。以前住學校宿舍,退休要還學校,前年買了房子,三十年貸款,月退金額等於貸款每月要付的金額。
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曾世杰,今年六十五歲屆齡退休。他直言當初有申請延退,不過,延退要通過各級教評會三分之二的門檻。「有話直說的我,大概得罪了不少人,延退沒有通過。」他感嘆,理想歸理想,但是,「政治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