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有感於瓊瑤女士辭世的生命 省思與對大眾的衷心建言(九)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2025.02.02
530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在上周的文中,我談了「瓊瑤的小說與多重人生」,接下來要談「瓊瑤對於生死問題與生死抉擇的困惑、成見與誤解」,然後提出我的解套之方供大家參考。

6.瓊瑤對於「生死問題」與「生死抉擇」的困惑、成見與誤解

瓊瑤在〈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公開信——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裡面,談了不少有關「生死」課題乃至「生死抉擇」的大哉問,她甚至於援用了生物學與生理學的教科書通識來支持她的立場與最後的選擇,可惜只是落入一般世俗認知的窠臼當中,缺乏更上一層樓的視野與思辯,因此作繭自縛,不得解脫。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我直接引述瓊瑤公開信中的原文如下,瓊瑤說道:

人生最無奈的事,是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好多習俗和牢不可破的生死觀念鎖住了我們,時代在不停的進步,是開始改變觀念的時候了!

前面一句話:「人生最無奈的事,是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這句話似是而非,卻也反映了絕大多數人的認知,其實這是有進一步討論與探索的空間。的確,絕大多數人在面對生死大事之際,都感到極度無奈,這也很正常,因為平時不燒香,臨時才要抱佛腳,只能感到無奈。殊不知,「生」與「死」並非絕對不能選擇,而是能夠選擇的,然而其能否選擇,以及選擇的高明與否,則是基於個人對於生死問題認知的視野廣狹與層次高下,同時還要視其個人有否「生命永續經營」的認知與信念,以及有否超(越)克(服)生死的靈性修持功夫。

在此特別聲明,我所說「生命永續經營」的認知與信念以及靈性修持的功夫,並不限定於某一特定宗教,儒、道、佛三家以及世界各大宗教傳統,都能提供我們選擇與超克生死的智慧資糧,就看我們願不願意虛心求教與探索。

後面一句話是極為重要的問題:「好多習俗和牢不可破的生死觀念鎖住了我們,時代在不停的進步,是開始改變觀念的時候了!」這句話瓊瑤說得極好!的確,好多習俗和牢不可破的生死觀念鎖住了我們,是開始改變觀念的時候了!但是有哪些生死觀念鎖住了我們?需要改變!又應該要如何改變?瓊瑤自己也不知道。而她所認知的「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恰好就是「牢不可破鎖住了我們的生死觀念」,實在很弔詭啊!瓊瑤在困惑之餘,卻沒有虛心努力求知、求教,而是囿於世俗的窠臼,故步自封,自以為是,然後以盲引盲。

出身於文學家庭,父親是師大國文系教授,母親是建中國文老師,瓊瑤自幼愛好文學與寫作,九歲時就以一篇〈可憐的小青〉,刊登於上海大公報版面,成年後開始小說創作,一生勤於筆耕,著作等身,而且其文學、歌曲以及影視作品風靡全球華人世界,膾炙人口。令我非常納悶的是,瓊瑤不是一般普通人,也不是一般普通作家,而是引領風騷的一代人物,她在寫作、編劇之餘,應該讀過不少書才是,為什麼對於生死的認知卻如此淺薄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瓊瑤既然有見於生死問題的重大與迫切性,也心生困惑,亟思解套,為什麼不效法趙州禪師探索一番呢?

各位讀者大德:如果你們心中也有類似瓊瑤所提出的生死疑惑,我由衷地建議大家讀一讀我已經出刊的文章:〈人為什麼會死?人為什麼不能長生不死?〉、〈人死了以後還有沒有?—生命的永續與挑戰〉、〈人死的時候,會不會很痛苦?〉、〈人死了以後會去哪裡?—生命的未來出路〉、〈死亡是一種生命的展現〉、〈佛教講三世因果、生死輪迴……等等,能夠證明給我看嗎?〉、〈三世生命觀的歷史回顧與現代開展〉、〈有關輪迴轉世的學術性研究報告〉、〈如果真的有前世今生的話,為什麼我們都不記得了呢?〉、〈如果真有來生的話,我們能夠選擇自己的來生嗎?〉、〈生命的永續經營觀〉、〈我們能不能預知自己的死亡?〉。前述這幾篇文章都收錄在拙作《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一書中,這些都是我累積了四十年以上的生命經驗與心血寫下來的,大家讀了之後,一定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與領會。

瓊瑤還說道:「生是偶然,死是必然」,這一句老生常談的世俗之見,其實是錯誤的,從有情生死流轉的整體觀之,「生」絕非大家所以為的那樣「偶然」,「死」也不是大家所以為的那種「必然」,下周再為大家分解。(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