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馬總統曾抱怨媒體「輕兩岸、重民生」,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澄清「報導的標題聳動、不實」,他說,媒體願意報導民生經濟,馬總統支持都來不及了,怎麼會抱怨?馬總統是認為國際媒體對兩岸直航有很多報導,主因是國際認為這不只影響兩岸關係,對東亞區域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王郁琦的說法合情合理,但為何馬總統的話會被誤解?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表示,是民進黨對馬總統談話斷章取義、片面解讀;民進黨立委則表示,這代表馬總統目的在拚政治不拚經濟,重兩岸不重民生,不管百姓死活。
筆者認為,這件事可從政黨與媒體兩個角度來看。政黨方面,民進黨向來反對擴大對大陸投資,也質疑總統以兩岸議題,掩飾民生議題的無能;國民黨則認為,兩岸關係與國家安全、外交有關,更攸關台灣經濟及民生,馬總統以總統重視兩岸問題,正是要解決經濟問題,呼籲民進黨,不要以狹隘眼光看待兩岸關係。
平實而言,國民黨的說法較為務實,「輕兩岸、重民生」或「重兩岸、輕民生」其實是一體兩面,不是對或錯的是非題,部分政客總以二分法思考,腦袋裡只有「藍vs.綠」、「大陸vs.台灣」、「對vs.錯」,提醒少數政客,應知「愚笨比貪污更可怕」的道理。
至於媒體,不可諱言,馬政府上任不到兩個月,「說錯話」的官員還真是不少,有些甚至離譜得讓人質疑「這是成年人會說的嗎」?請注意,是指成年人,意即一般百姓,而不是「這是大官會說的嗎」?
為了別再說錯話,行政院決定開課,將邀請媒體說明目前的媒體環境,及如何加強與媒體的互動,並將在「二次內閣研討會」,把加強內閣與國會、媒體的互動,納入「民意與施政」課程。
馬總統或閣揆、部長會「講錯話」,除了輕忽,有時是因有「灰色地帶」,「輕兩岸、重民生」也許就是「灰色地帶」引起,馬總統過去被稱為「馬更正」,或許也應去上課。
唐可新(北縣新店/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