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腳的跋涉】爆米花之夜

文/楊富閔 |2025.01.24
221觀看次
字級

文/楊富閔

三天兩頭就去一次,買來買去都是一樣的東西,最主要是消磨時間。鄉下沒有鬧區,有的只是一間比柑仔店時髦,但不及量販店的小店。有一點像美廉社,不大,可是應有盡有。

很少記住小店的名字,因為我們相當大氣,叫它購物中心,聽來幅員遼闊,一如我們心嚮往之的家樂福與萬客隆。其實小店開在一間民宅,店主將客廳廚房打通,加深視覺縱深,而通向二樓的樓梯多一扇門,樓上就是住家。每一次走進來,我都有誤闖民宅的感受。

購物中心的拉門冰箱擺在騎樓,晚上關門搬不進去,拴上鐵鍊上鎖;一走入,左側是收銀台,這間店以中島式隔開,左邊賣餅乾糖果,右邊五穀雜糧,更深一進,是堆疊成箱的飲料,可以賣一箱,也能拆開賣,隨意即可。逛個一圈,十幾分鐘──我發現在這裡每件東西都「如其所是」,「各有所歸」。印象中牆壁還有一面內衣專櫃,玻璃窗的造型外觀,內嵌一盞日光燈,牢牢上鎖,裡面關著一尊單穿內衣的上半身,一尊單穿內褲的下半身。上下半身是分開的。

母親與我都在八點檔的時間來逛,而所謂購物中心,距離我家騎車不到三十秒,漸漸地成為我們鄉村夜生活的小確幸。

我們分頭,獨自探索,賣文具的只有一小格,與一大落的糖果混在一起。許多糖果都是鉛筆造型,我常買錯。當時我喜歡一種綜合堅果,在核桃、堅果、杏仁與南瓜子之間,默默挑出一尾尾的小魚干,心想為什麼會有這麼具體的小魚?這加工、分解與合成食品為主的小店,我居然可以吃到一隻完整的魚。

母親沒想買什麼,我們逛一下就碰頭,接著又分開,好像她藉此釋放工作一日的壓力,她也是出來透透氣。當時我最想買,但不敢買的是一種鋁箔包裝的手作爆米花。這個到處都清楚標示來源、期限、品項的小店,不知眼前這一組還需回家自己加熱的爆米花,算是成品還是半成品?每次我都拿它起來,意思意思,甩鍋一下。這樣的手作加熱爆米花,設計成平底鍋的模樣,提供你一個可以握住的手把,拿在手上,好像背景就會瞬間變成你家的灶跤。加熱爆米花正在向我展示一種特殊的時間狀態:膨脹、撐大,而且還可以分享。我一直很想買,可是需要兩人合作才行。

母親為我買過一次,買回家立刻爆,我們在廚房實驗,感覺是一堂什麼親子共學的自然課。其實我不是真的想要,可就是想有變化。我們放在瓦斯爐烤,眼見鋁箔包裝膨脹,米花一顆一顆炸開。我是一邊擔心太多了吃不完被罵,同時驚訝數量怎麼愈炸愈多,內心打定下次學校烤肉一定要帶去。我們最後拿出碗公來裝,我買的是焦糖口味,端到客廳,立刻獲得阿公阿嬤的好評。一時之間,我家瞬間變成一座豪華劇院,可以一邊看八點檔,一邊吃點心,替單調、平凡,並不熱情的生活增添一點點的樂趣。

讓大家都開心──這是我買它回家真正的用意。原來只要一點點的巧思、變化,就能換來一整夜的平靜。我從小就是絞盡腦汁,想東想西,察言觀色,深怕今晚誰又不快樂。我在家,是這樣好不容易長大的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