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隆俊
憶起小時候的農曆過年,至今仍讓我難以忘懷。過年前,村中每家都會蒸煮年糕,年菜也非常豐盛,當然大人給的壓歲錢,更是一點都不吝惜。
年糕,除自家享用及請客外,還會拿來勞軍,以示軍民一家親。那個年代,我們村子濱海的木麻黃防風林裡,駐紮有海防部隊,隊上的阿兵哥來自大江南北,各省口音都有,雖然腔調濃重,但基本上與村民溝通沒問題。
除夕前,村民會拎著年糕到部隊,慰勞這些無家眷的老兵,謝謝他們「保家衛國」之勞苦。大年初一自是熱鬧極了,村民三五成群前往部隊拜年,互道恭喜及吃喝之餘,還有摸彩及表演節目,充滿濃濃春節氣氛。部隊為回饋村人致贈年糕,也會準備家鄉小吃或料理,熱誠招待客人,這些美食是村民平時很難得吃到的美味。
當然,餘興節目之摸彩,乃是村民引頸企盼的重頭戲。雖然獎項不是很豐厚,但有中獎的村人,都深信會為新的一年帶來福氣與好運。為炒熱氣氛,村民及阿兵哥會鼓足勇氣登台展現才藝,以搏得熱烈的歡呼聲,當然也能得到一個吉利小紅包。
部隊中臥虎藏龍,人才濟濟,表演項目有雜耍、魔術、樂器演奏、說書、武術……看得村民們目瞪口呆,鼓掌叫好。村民因教育程度偏低,也沒學過才藝,少有人上台表演,然而,場面並不因此而遜色,反而更能盡情的融入氣氛中。近午時分,曲終人散時,部隊長官還會送每個村民白胖胖軟綿綿的山東大饅頭,算是回禮。
隨著時間流逝以及老兵逐漸凋零,往昔這種軍民同歡慶新年的場景也就慢慢式微了,但記憶永難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