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賴清德總統昨天宣布最新國家減碳目標,2032年較基準年減碳32±2%,2035年則減少38±2%(即上看40%),新增6大部門、20項旗艦計畫,加碼減碳力道,並要求部會展現執行力,「落實、落實、再落實」。此外,環境部也提到,2025年減碳目標原來規畫可減碳10%,但以現在的進度來看大約達8%,由此看來趨勢非常顯著。
政院淨零小組 優化各部會計畫
賴總統昨日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宣誓要更積極減碳,經行政團隊盤點後,提出國家減碳新目標草案,相較於基準年2005年,2032年目標減量32±2%、以及2035年減量38±2%,換言之,訂下2035年減碳上看4成的高標。
賴總統說,這些目標,都是經過務實的盤點來設定,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帶領行政院永續會淨零小組,和各部會、專家學者密集開會、討論,先是檢視優化各部會,「由下而上」提出的自主減碳行動計畫,減碳量仍有不足。行政院淨零小組「由上而下」提出6大部門減碳旗艦計畫,進一步增加減碳量。
賴總統強調,這是台灣NDC 3.0的Beta版,「或許有人會覺得太少,有人會覺得太多;但是,我們是負責任地盤點計畫,務實提出目標」。未來政府也會依法,繼續和各界對話溝通、凝聚更大的共識,讓減碳計畫更加完備。
此外,環境部長彭啟明也提到,世界各國都將在今年針對2035年提出新一版國家自定貢獻目標(NDC),台灣訂在40%,若與各國比較,日本2035年目標是較基準年總排放量減碳60%,美國則提出較基準年淨排放量減少61%-66%,英國則較基準年減碳81%。
不過,先前我國提出2025減碳目標為10%,彭啟明說,按今年推算應可減碳8%,趨勢對比前幾年的減碳效果來看,趨勢非常顯著。
從能源到農業 6支柱催動減碳
此外,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為了積極落實減碳目標,將新增能源、製造、住商、運輸、農業及環境等6大支柱,賦予減碳責任,核實堆疊2030年減碳新目標,更宣示我國將在2026年試行碳交易(TW ETS)。
其中在能源部門,2030年減碳目標量為8.18百萬公噸CO2e,除了加速再生能源的建置,在前瞻技術上也要加強,像是氫能(含氨)供應鏈、去碳燃氫、碳捕捉利用封存(CCUS);製造部門則是2030年要減碳25.77百萬公噸CO2e,除了協助產業自主減量,也要協助製造部門深度節能。另外,高碳排國營事業像是中鋼、中油要帶頭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