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面對美國對中國大陸制裁連番出擊,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昨(16)日在主持法說會後直接現身記者會,揭露台積電對應策略。魏哲家說,經與美國政府溝通後,美方直陳其目的就是要阻擋大陸發展AI相關技術,未來台積電承接AI晶片要非常注意是否來自大陸輾轉投片,但台積電也爭取非AI應用包括車用、工控及加密貨幣等晶片能豁免。
彭博資訊分析師估算,台積電或許能保留超過半數的現有中國大陸訂單。
彭博資訊日前報導,拜登政府打算把所有以14奈米或16奈米以下製程生產的晶片,都納入3級制的全球晶片管制之列,須先取得政府許可證,才能銷往中國大陸和其他受管制的國家,但若晶片的電晶體數量少於300億個,且由規範中明確列出的可信公司負責封裝,這類晶片不會視為受管制的高階晶片。分析師表示,美國最新管制措施對台積電影響有限,將成為台積電股價的最新利多。
台積美國廠 生產成本高
這也是近期美國拜登總統宣布最新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針對14奈米、16奈米或更先進製程的處理器進行限制,魏哲家做出明確表示,這項禁令對台積電而言是「可管控的」。魏哲家表示,台積電目前尚未針對新政策進行全面分析,但初步評估來看,該出口管制對公司的直接影響並不顯著。
美國加大對大陸禁令,雖未影響台積電未來營運展望,不過外資問到台積電自2022年以來毛利率都遠遠超過53%,其實有能力上修未來5到10年平均毛利率還可比53%更高,為何遲不上修。
台積電資深副總暨財務長黃仁昭則回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海外廠生產成本過高,每年影響台積電毛利率約2到3個百分點;其次是地緣政治影響大環境,也將牽連終端市場消費。可見海外生產成本過高,尤其是美國,確實是台積電一大包袱。
魏哲家進一步解釋說,台積電美國廠生產成本高,正針對這部分和美國政府溝通,希望美方透過多面向如土地、水電、環評、租稅甚至人力資源等提供協助。
上季亮眼 每天賺41億
台積電制霸全球AI晶片市場無人可敵,受惠於先進製程的3奈以及5奈米產能滿載推升,去年第4季單季合併營收締造8684.6億元的單季新高紀錄,季增14.3%、年增38.8%;單季稅後純益更大賺3746.8億元,也創下單季獲利新高,季增15.2%、年增57%,換算去年第4季每天開門就賺進41億元,每股純益14.45元。
此外,全年獲利更超過兆元,衝上1.17兆元,為歷年以來第二次獲利超過1兆元,每股純益達45.25元,年增39.9%,同創歷史新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