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縣市在母親節、中小學畢業典禮,都會安排小朋友「跪地為母親洗腳」活動,但新聞報導並未詳述此活動的原由、意義,使活動徒具形式意義。
報載陸軍六軍團推動孝道,在一項活動中舉辦官兵為母親洗腳儀式,體驗母親的辛勞,連將官也穿軍服為母洗腳。男兒有淚不輕彈,何況將領,更怎會屈膝下跪?但在嚴肅的軍中,將軍雙腿跪下、淚流滿面為母洗腳,斯情斯景可說前所未見。
此一新聞連大陸媒體也報導,「六軍團指揮官吳斯懷每到部隊視察,要求官兵加強戰訓本務之餘,都會特別要求年輕人要懂得孝順父母。除要求官兵多打電話回家問候父母,甚至鼓勵為母親洗腳,據說場面感人,官兵和家屬都感動落淚。」
不可諱言,台灣也許比大陸保留更多的傳統中華文化,透過媒體報導,兩岸文化交流將更深更廣,當彼此以傳統文化做為主軸,日後只會更良性相處。
跪地為母親洗腳活動,剛在各縣市出現時,有人不太能接受,但同樣承繼中華文化的日本,卻相當重視,有一個故事可佐證:
日本一流學府畢業生應徵某大公司,經過幾回合的競試後,到了最後一關社長面試,社長看過他的履歷後,卻問:「你替父母洗過澡、擦過身體嗎」、「沒有」、 「替父母捶過背嗎」、「有,讀小學時,母親還給我十塊錢」。
社長看出年輕人發展性不高,但說「請你明天再來一次」,條件是,來之前先為父母擦身體或洗腳。
年輕人的父親早逝,全靠母親幫傭撫育成人,母親回來後,兒子要為她洗腳,覺得奇怪,年輕人告訴她原委,母親同意了;當年輕人握著母親的腳,才發現母親的腳在歲月侵蝕下,已似木棒僵硬,他情不自禁地摟著母親的腳哭泣。
第二天,他很傷感對社長說:「我能不能錄取,已微不足道。現在才明白母親為我受了很多苦,是你使我明白學校裡沒有學到的道理,謝謝社長。」 社長點頭說:「你明天來上班吧。」
一個人要理解社會、了解人生,入門的第一堂課就是體會父母養育的辛勞與期待,如此才能真正珍惜自己、熱愛生活、勤奮工作。
孝敬父母不僅是子女義務,也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的重要標準,所謂「忠臣出孝子」,不是沒有道理。
黃昆鳴(北縣板橋/退伍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