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林綠斐
我曾經準備了快二十張明信片赴約,請朋友寫下「隔年的十個願望」。結果,原本熱鬧滾滾的餐廳現場,立刻變成補習班一樣,朋友們埋頭認真書寫,看得我好想送每個人一個大大的擁抱。
一間營運狀況極好的公司,一定會有三種目標計畫:年度計畫、中程計畫、遠程計畫。而我們的人生其實也像一間公司的營運,同樣的,對於自己的生涯規畫,我也分成三大類。
第一、年度目標:寫下當年自己想要完成的重大事項,例如:存下五萬元,做為來年的旅遊基金。經過簡單計算後,於是我們知道想要達成這個目標,平均每個月應該存下四一六七元以上。
利用「年度目標」,再去劃分成「每月的小目標」,以此類推,可以每月檢視自己是否完成當月的目標,如果順利完成,別忘了好好讚美自己一下!
第二、五年目標:這部分的目標往往會被忽略它的可能性,建議可以大膽寫些自己衷心希望卻比較大的目標。例如:五年後,我想要買到自己喜歡的房子。
第三、十年目標:一個人能有幾個十年呢?尤其經過掐頭扣尾之後,真正能夠讓我們恣意揮灑的十年,其實真的不多。
二十至三十歲是適合拚命學習,努力讓自己增廣見聞的年紀,迫切需要的是增加生命的「豐富度」與眼界的「廣度」。
三十至四十歲是適合拚命向上、努力讓自己在專業領域有突出表現的年紀,迫切需要的是增加生命的「璀璨度」與眼界的「縱度」。
四十至五十歲是適合不斷突破,努力讓自己超越自己也超越前人的年紀,迫切需要的是增加生命「更多可能性」與眼界的「深度」。
不同的十年,我們可以給它不同的定義,等定義出來後,就可以把自己想要的人生藍圖整套放進來計畫、實行,最後完美實現。
剛開始時,我擔心自己意志不堅,於是趁著大家聚餐時揪團寫願望。每年的年度規畫,我們可以稱之為「計畫」,不過,它還有另外一個比較可愛的說法,叫做「願望」。每年過年前,總會有幾場聚餐活動,受夠了聚餐時,除了聊天之外,好像沒有一件核心事情要做的感覺嗎?多年前,我曾經準備了快二十張明信片赴約,在大家聊天冷場時,亮出手中明信片,請朋友寫下「隔年的十個願望」。
結果,原本熱鬧滾滾的餐廳現場,立刻變成補習班一樣,朋友們埋頭認真書寫,看得我好想送每個人一個大大的擁抱。因為我發現,原來大家對自己的未來,都是非常認真看待,而且願意花時間來思考的。
最後,大家交換唸出彼此的願望,發現有不少人的願望竟是相同的,於是彼此激勵,相約隔年此時要看看大家的達成度。
看著大家臉上因討論而發光的樣子,總會讓人突然好感動,心裡頭暖暖的,彷彿一股溫柔的能量正在心裡慢慢流動。揪團寫願望,最棒的好處就是:有一群好朋友可以提醒自己、互相激勵,和自己一起讓願望通通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