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淵海(全球經濟觀察者)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就是不能說,因為說了沒用,別人不會懂,還可能引起誤會。但面對當前國際間的頭號大事,就是川普即將2進白宮,而他在競選期間所提出的諸多與經濟事務相關的主張,如果全數落實,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勢將造成重大衝擊,台灣當然也難以倖免。
對於此一重大事件所牽涉到的經濟問題,若能講清楚、說明白,人們未必不懂,也不至於沒用,更不會引起誤會,因此不是「不可說」,反而應該是「不可不說」;當然其中的原委糾結,則是相當「不好說」。
綜觀川普在選戰期間所揭櫫的各項經濟主張,可以用「貪、瞋、痴」3字來涵蓋。所謂貪,就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他的基本目標,包括就業、成長與股價「3高」,以及通膨、利率、赤字、美元匯率及貿易逆差「5低」。如果真能實現,則川普無疑能達成「使美國再度偉大(MAGA)」的總目標。胃口如此之大,怎一個「貪」字了得?什麼都要,也不怕貪多嚼不爛,撐壞了肚子!
所謂痴,指的是由於是非不明而產生的偏執。首先,他所追求的「3高、5低」目標,本身就相互衝突。因為高就業與高成長將推升工資,並促進消費,通膨便難以降低,逆差也將維持高水準;加上川普恣意揮霍,也將使利率與美元匯率仍將居高不下。其次,他主張減稅、法規鬆綁、提高關稅及大量遣返非法移民等政策,也與各項目標之間存在矛盾。減稅雖能促進經濟成長,但也使財政赤字擴大,利率居高;提高關稅及遣返移民,將拉高企業成本及消費者物價,削弱消費支出及企業投資信心;而通膨及利率雙高,又將拖累經濟成長,對經濟目標與政策之間的連帶關係如此不明,不是「痴」又是什麼?
至於瞋,則是對於厭惡之事過度偏執。川普之所以要使「美國再度偉大」,顯然是他認為美國如今已「不再偉大」,原因就在於其他國家崛起,偷走了美國製造業的高薪工作,造成中產階級萎縮,貧窮民眾增多。因此他厭惡自由貿易與經濟全球化趨勢,進而主張擴大及提高關稅來阻擋外國產品進口,或是以關稅做為威脅手段,來迫使其他國家對美國讓步。動輒金剛怒目,狠辣兼施。以「瞋」字來形容,雖不中亦不遠矣!
當然,川普雖心懷貪、瞋、痴諸多偏執,但也絕非愚者。而且說到底,川普骨子裡仍是個「生意人」;他所堅持的高關稅政策,主要是用來做為美國與外國進行貿易及其他談判時的籌碼。如果對方對關稅心存恐懼,在談判時自然會對美國多所讓步。但若是外國不從,則寧可魚死網破,即使美國本身也因為高關稅而飽受通膨及利率升高,人民生活負擔加重,經濟成長消退等傷害,也在所不顧。
面對如此人物主政美國,世人應如何以對?首先要了解的是,既然川普的主張本身存在諸多矛盾與衝突,在推動時自然會遭遇諸多障礙,導致他在施政時必然左支右絀,自陷困境;但問題是在此一嘗試與調整的過程中,將製造出各種的不確定性,令全球各國備感焦慮,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於是因應之道,在於以靜制動,不可隨著川普的腳步起舞,以致自亂陣腳。
就台灣而言,短期的壓力將在所難免,包括出口受阻、經濟成長減緩。但根本要務,仍在於提升生產力及價值鏈。川普有任期,經濟發展則有賴長期持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