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中玄
P君一路蹉跎,到四十歲才結婚,他的父母,初當阿公、阿媽,年已七十一歲了,足足比我初當阿公時多了十歲。想當年,我們六十幾歲,已不敢為女兒全職帶小孩,只敢當救援部隊,畢竟我們已非三十出頭,仍有好體力的年紀了。
親友P君年過四十才結婚,兩年前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他最近有感而發,對老妻說:「想不到女兒這麼好玩,早知道應該早點結婚。」我和老妻聽了不禁哈哈大笑。
這讓我想起以前的一位老同事K君,四十幾歲離職後,轉戰科技業,後來被派赴上海工作。在台是單身貴族的他,一顆心被上海姑娘擄獲了,於是年近半百,在上海定居了。偶爾回台,與老同事相聚,還抱怨我們:「結婚那麼好,以前為何不早點催促我結婚?」
聽說K君現在被上海姑娘訓練得能煮一桌好吃的上海菜,至於生子與否,由於兩、三年未見了,我們也不得而知。
P君和K君,都令人想到作家張愛玲的名言:「成名要趁早。」結婚生子又何嘗不是呢?不談狀況未明的K君,說說比較熟悉的P君好了。由於他的父母住林口,也早於十年前在林口為他另買了一棟房子,照理說,已經沒有現在年輕人遇到高房價的困窘了。可是P君一路蹉跎,到四十歲才結婚,他的父母,初當阿公、阿媽,年已七十一歲了,足足比我初當阿公時多了十歲。
晚結婚、生子的缺憾,就是父母年紀大了,後勤支援的體力就少了。想當年,我們六十幾歲,已不敢為女兒全職帶小孩,只敢當救援部隊,當保母或幼兒園有突發事情時,才臨時去照顧一下。當時兩、三歲的兩個小外孫,跑跑跳跳、吵吵鬧鬧的,當我們回家時,身心都被折騰得很疲累,畢竟我們已非三十出頭,仍有好體力的年紀了。
P君當然也不敢請父母親照顧嬰兒,就在附近請保母,等到女兒兩歲了,就送幼兒園讀幼幼班。問題來了,P君夫婦住林口,卻一個在內湖、一個在南港上班,所選的幼幼班,就在他太太南港的公司附近。P君每天得一大早送太太到南港,下班又得從內湖趕去南港接妻小下班、下課。內湖、南港間交通之壅塞是有名的,還要配合幼兒園上、下課時間,更讓人疲於奔命,每天都在趕、趕、趕或塞在車陣中的焦慮中度過。
後來,只好改讀林口老家附近的幼兒園。一早,先送小女兒到父母家,好好吃個早餐,再由倆老送孫女到幼稚園,等黃昏幼稚園放學了,倆老先接孫女回家,洗好澡,吃完晚飯,再等P君夫婦來接。
P君父母沒全職照顧孫女,也算是支援部隊,但早晚等著送、接孫女上幼兒園,其實時間也被綁住了,只能利用幼兒園上課時間去看病或做其他事,對七十多歲,開始多病的老人家而言,也是辛苦的。
這些或許都是P君全家人甜蜜的負擔,但在少子化的今天,我們也只能希望年輕人勇敢地早點結婚生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