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海龜 沙雕示警海洋危機

 |2025.01.06
432觀看次
字級
誰是真狗? 西班牙藝術家巴斯塔里卡以沙雕寫實呈現「海洋危機」,創作被漁網與垃圾纏住的海龜、海豚。圖/取自IG@andoni_bastarrika_artista
馬兒晒日光浴 西班牙藝術家巴斯塔里卡以沙雕寫實呈現「海洋危機」,創作被漁網與垃圾纏住的海龜、海豚。圖/取自IG@andoni_bastarrika_artista
海龜被漁網纏住 西班牙藝術家巴斯塔里卡以沙雕寫實呈現「海洋危機」,創作被漁網與垃圾纏住的海龜、海豚。圖/取自IG@andoni_bastarrika_artista
擱淺海豚 西班牙藝術家巴斯塔里卡以沙雕寫實呈現「海洋危機」,創作被漁網與垃圾纏住的海龜、海豚。圖/取自IG@andoni_bastarrika_artista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堆沙堡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近年來全台各地有多元沙雕藝術展,有些結合卡通、電影角色吸引人潮,有的則是融入神話、節慶等意象,不過來自西班牙的沙雕藝術家巴斯塔里卡(Andoni Bastarrika),則是透過沙雕寫實呈現「海洋危機」,被漁網與垃圾纏住的海龜、海豹、烏賊奄奄一息;因環境遭破壞而迷航擱淺的鯨魚、大白鯊等,藉此提醒大眾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性。

巴斯塔里卡的沙雕之旅始於2010年的夏天,他和兩個女兒在海邊玩了一天,做出第一個沙雕作品:小美人魚,意外發現天賦——雙手的可塑性,「我的雙手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此後15年來只要有空,他都在住家附近的海灘上創作,所以西班牙巴斯克地區海灘不時有各種動物「擱淺」、「晒日光浴」,巴斯塔里卡笑說:「我致力於開發這種天賦。」

巴斯塔里卡曾經說:「沙子讓我著迷,因為無論你怎麼看它,只要你願意學習,它總會教給你一些東西。」又認為沙雕本質給他很深的體悟,因為要創造一個雕塑,有難以計算的沙粒數量參與其中,它們透過水分與溼度緊緊擁抱在一起,讓人們可以塑造形狀。

一旦雕塑完成,這些作品就任由大自然擺布,巴斯塔里卡說:「風遲早會把它們吹乾,重新釋放出每一個沙粒,慢慢消耗掉所有的個性和真實性。」

視沙粒為師 呈現本來面目

他認為,沙子從出生至死亡都呈現著「本來面目」,對他來說象徵著自由,也是能真正活下去的基本要素,「我發現人類為了生存,很多方面都『過度打扮』」,比起給動物戴項圈、上鍊子,「我更願意透過美來擁抱它們的自由、力量和智慧,而不是一種痛苦的形式」。

巴斯塔里卡喜歡創作動物雕塑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動物擁有自由而無拘無束的靈魂,但人為的汙染卻讓大自然不再單純,他期盼人們應該像沙子一樣,相互擁抱,共同創造一個美麗的世界。

在完成沙雕後,他會成為作品的「最佳模特兒」,在他的IG帳號上,不時出現被鱷魚咬住腳、看到蟒蛇大叫,開心摸狗等各種姿勢,讓大眾看見他俏皮的一面。

擁抱大自然 共創美好世界

「成為自然的一粒沙」是巴斯塔里卡為系列作品所取名稱,他鼓勵著大眾去擁抱沙粒,回憶自己一生,對大自然所做的付出與破壞。

勇於為自然發聲的巴斯塔里卡,曾受邀前往西班牙北部城鎮埃爾戈伊瓦爾(Elgoibar)創作,那裡離海還有一段車程,但那次他是為受暴婦女表達無聲抗議,他在市議會廣場上打造一座沙雕,是一個躺在楓葉上的女子,手心握著象徵著重生的葉子,彷彿是大地之母為女子打造了一片披風,還有肥沃的心田,「它鼓勵我們、迫使我們去關心、重視和愛護那些受暴婦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