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朗譽機器人公司董事長任志勇 「大塊頭」有「大智慧」

文/記者郭方達、王寧  |2024.12.22
487觀看次
字級
天津朗譽機器人公司董事長任志勇。圖/新華社
公司開會情形。圖/新華社
工作人員在公司組裝設備。圖/新華社
天津朗譽機器人公司的工作人員討論技術細節。圖/新華社
董事長任志勇(右二)和員工交流熱絡。圖/新華社
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外景。圖/新華社

文/記者郭方達、王寧 

伴隨著海外市場的拓展,朗譽連續數年營收接近翻番。不久前,朗譽入選大陸工信部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十幾年的時間,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長為全球重載AGV領域的領跑者。朗譽的「大塊頭」產品背後,蘊藏了哪些企業發展的「大智慧」?

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志勇至今難忘二○一八年十月的那個晚上。首台重載AGV下線,車軲轆在地上剛轉完第一圈,他的眼淚便再也忍不住。

「那叫向死而生。」回憶起企業如何走上重載AGV這條路,任志勇直言「是被逼出來的」。

跑到所有人前頭

一九七二年出生的任志勇是河北人,戴眼鏡,憨厚樸實,凡事愛多想幾步。這一性格特點也在朗譽的氣質中得以體現。

大學畢業後任志勇來到天津,靠著人民幣三萬元本錢,他的創業之路便從十六平方公尺的半間屋子裡開始。二○○八年,企業開始邁向機械加工,朗譽就此誕生。

偶然的一次AGV複購︵重複購買︶,讓任志勇靈光一閃。「有複購說明有需求,有需求說明有市場。」看準了這一賽道,朗譽便砍掉了其他所有業務,投身AGV行業。

先發優勢讓朗譽賺到了幾桶金,但更多有基礎、有實力的企業開始進軍AGV賽道,傳統AGV領域的競爭日漸白熱化。

一台彼時能賣人民幣二十萬元的機器,跌到人民幣三、五萬元,破了成本線,企業運營愈來愈難。

二○一八年,一個高鐵軌道相關項目開始招標,要求是一台市面上從未出現過的四十噸載重AGV。高載重、高溼度、高強度的現場工況,讓一眾有意願投標的行業龍頭企業紛紛退卻。

儘管朗譽此前在重載AGV伺服控制、無線通訊等領域進行了超前研發與技術儲備,但從未涉足過具體的產品製造。

「載重量增加不是單純的數字增加,材料強度、整體可靠性等諸多技術難點都需要攻克。」公司總經理楊國安技術出身,他一眼就看出項目難度之大。

「但按照公司當時的財務狀況,如果再沒有收入,不到半年鐵定完蛋。」楊國安說,沒有退路的朗譽將企業的生死存亡押在了這個研發性質的項目上。

多年來的紮實研究創新,企業培育了一支三十多人的高學歷科研隊伍,但留給他們製造出產品的時間只有兩個多月。

寫好的不叫人生

壓力如巨潮般湧來,創始人團隊吃住在企業裡,沒日沒夜地連軸轉。白天在廠房裡調試,晚上就看文獻琢磨技術實現路徑,任志勇站也想,坐也想,「感覺睡著了腦子裡都有小人在畫設計圖」。

不光自己「魔怔」,團隊研發人員也壓力巨大,為了讓大家鼓足精神,任志勇提出:犯錯不罰,創新有獎。他明白,此時的公司需要任何一個可能性。

嘗試了成百上千種技術組合後,任志勇眼看著交付期限愈來愈近。本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精神,團隊豁了出去,選定了試驗階段最穩定的一條技術路線開始製造。

「老楊,大不了咱從頭來過。」任志勇總和楊國安互相打氣,但其實兩人心裡都沒底。

時間再次回到機器下線的那個晚上,在幾乎晝夜不停兩個月後,朗譽硬生生把這款產品「搗鼓」了出來。「現在來看,技術上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在當時的確是突破性的。」朗譽這家小企業,跑到了所有人前頭。

這樣的結果出乎許多人意料,甚至包括任志勇自己。「寫好了的叫劇本,不叫人生。」任志勇說。



創業心路 小企業要懂得借力

採訪過程中,任志勇的手機響個不停,他也時刻在受訪者、企業創始人、乙方等角色之間快速切換,不時還和一旁的楊國安交流技術細節。

經過艱苦的努力,任志勇帶領團隊讓重載AGV走下了生產線,但離走進更多客戶的工廠或施工現場,還有一段不短的路程。

土辦法推銷好產品

小企業如何打出名氣、開拓市場?用任志勇的話來說,他的「土辦法」就是三句話、九個字。

一是「趕時髦」。每逢新品發表,朗譽便舉辦小型的發表會,邀請業內專家、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代表等參加。「吃飯聊天熟悉起來,讓業內對公司有個基本概念,這是構建品牌意識的過程。」任志勇說。

二是「多出鏡」。即便資金緊張,朗譽堅持每年投入一部分經費參加各類世界級展會,既是對外展示,也是交流學習。此外也積極參與行業協會等活動。任志勇說,小企業的品牌露出很重要。

三是「朋友圈」。像年輕人一樣,任志勇在各類社交媒體平台上賣力宣傳產品。「別小看這點,社交平台的輻射範圍非常精準。」任志勇表示,企業幾乎每周都有通過此類管道達成的合作。

依靠「土辦法」,朗譽在大陸逐漸打開了局面,但面對更加廣闊的海外市場,任志勇犯了難。「我之前都沒出過國,怎麼和外國人談生意?」他開始意識到多元化人才的重要性。

見人就問有沒有能推薦的人才,遇著合適的就親自登門、反覆勸說,靠著好名聲和一股愣勁,他硬生生把企業海外部門給「聊」了出來。

萬事開頭難,首單海外業務是朋友介紹的瑞典客戶。因對海外交易的不了解,任志勇每一次對接都要親自在場,每一份文件與合同都要親自反覆檢查,為這一個體量不大的項目就開了不下幾十次會,直到錢貨徹底交割,他才長長出了一口氣。

在一單面向美國客戶的業務中,客戶又提出要求,整車的設計和全部零件必須符合美國標準,限期半年交付,可是小企業上哪裡去找這麼多世界級的供應商?任志勇也沒了轍,立即向主管部門求助。

天無絕人之路。通過京津冀三地有關部門牽線搭橋,在周邊快速尋找可以「補位」的供應商,用了兩個月時間,朗譽和西門子、施耐德等企業順利牽手,核心零配件全部到位。

首單兩台順利交付,六台的新訂單便接踵而至。任志勇的認識更進了一步,面對難題,小企業更需要懂得借力。

「但一切市場手段都需要產品來托底。」任志勇說,瞄準重載AGV領域,朗譽投入了全部力量。從二○二○年下線單車二百四十噸超重載AGV,到二○二四年五月正式交付且驗收單車載重六百噸的超重載AGV,朗譽持續刷新自己的全球載重第一紀錄。

二○二三年,朗譽出貨各類AGV以及相關係統超五百台(套),產品遠銷至北美、歐洲。二○二四年,企業的海外訂單總額預計將超過人民幣四千萬元,實現翻番。

挑戰一直在路上

任志勇總被旁人說成是一個「老派」的人,在資金鍊方面也是如此。很長一段時間裡,朗譽沒有貸款,都是用自有資金進行研發生產,給供應商的回款也不壓帳期。過去面對資金緊張時刻,任志勇就和其他創始人把車房全都抵押出去周轉。

經過多方權衡,任志勇決心不再單打獨鬥,與金融機構握住了手。今年上半年,朗譽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資金將用於產能及市場拓展。

在利潤與研發之間,如今的朗譽開始像更多規模化的企業一樣,尋求起更為健康的平衡。

採訪臨近尾聲,談起創業感受,任志勇說自己喜歡閑靜,創業真是他這輩子幹過最累的事。「一路踩著荊棘過來,太不容易了。」

「這輩子停不下來啦。」任志勇停頓了一下,想了想說,「畢竟也還是快樂的。」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