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人10大癌症
資料來源/國健署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公布最新「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相較於前1年增加了8531人。肺癌連續2年居首位、大腸癌則排第2位、第3名為女性乳癌,與2021年序位相同。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就醫、篩檢,但疫情過後,已預估2022年癌症新發生人數一定會增加。
吳昭軍說,癌症已經連續42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每年約5萬多人死於癌症。2022年國人癌症登記資料有上升趨勢,平均每4分2秒就有一人罹癌,相較2021年的4分19秒,又往前推進17秒。
女性肺癌發生率 逐年攀升
依最新「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全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23.3人,較2021年增加16.8人。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說,2022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2021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肺癌、皮膚癌及子宮體癌提早一歲,其餘與2021年相同。
依前3大癌症死亡率數據中,「肺癌」於去年首次超越大腸癌,發生個案達1萬6880人,今年肺癌連續奪冠,共有1萬7982人新發生個案。林莉茹說,女性肺癌發生率逐年攀升,今年達8565人,原因與女性自我健康意識較強有關,對肺癌檢查的接受度較高。
台大癌醫分院院長楊志新表示,國健署推動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找出更多早期肺癌個案,罹癌人數近年必定上升。衛福部前年起推動肺癌篩檢,揪出許多早期肺癌病人,短期內新發肺癌個案數字會再增加,但晚期病人比率相對下降。
吳昭軍呼籲,政府提供5項免費癌症篩檢服務,符合條件的國人應積極參加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明年擴大公費肺癌篩檢,條件下修為45至74歲男性或40至74歲女性、吸菸史下修為20包/年以上,若預算核定順利,最快明年1月上路。
擴大公費肺癌篩檢,預計受惠人數將從現行每年60萬人提高至100萬人,呼籲符合資格者積極參與,重度吸菸者更應盡早定期接受肺癌篩檢,提高早期發現肺癌的機會。
攝護腺癌9062人 排第5
此外,攝護腺癌為總排名第5,新增9062人,女性子宮體癌再度擠回到前10名。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表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主因是缺乏篩檢、生活型態改變以及年齡結構老化等,非單一因素造成。
不過,近年來,國人飲食西化,長期攝取過多高脂肪食物,罹病人數開始上升。查岱龍指出,攝護腺癌在美國是威脅男性的第1名癌症,不過檢查率高,晚期病人只有3%,台灣卻是3成,顯示國人對攝護腺疾病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查岱龍建議,民眾50歲就要定期檢查,勿忽視頻尿、急尿、夜尿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