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得勝
一間有靈魂的理髮廳,會立刻將你拉回紅白藍三色條紋旋轉燈、泡沫香味、卡其短褲、木屐、藍白拖……還有老闆娘安撫小朋友乖乖理髮的色彩繽紛金柑糖年代,這間位於萬華傳統巷弄中的理髮廳即是。
由於不太適應時尚髮廊的剪髮風格,一年多前聽聞萬華還有家傳統理髮廳,即趨往探究,驚喜有加!長條形理髮廳裡,傳統理髮座椅一字排開,執「髮」十幾位師傅全是七、八十歲資深大姐,加一加總有一千歲,但各個「髮」術高強,待客親切,理髮廳彷彿老紅檜散發沉沉古香。
來此理髮者大都中、高齡男士,師傅也不會標榜什麼時尚「髮型設計」,只會溫馨建議你的臉型、頭型、髮質剪哪種髮型好看,對髮量較稀疏者則委婉相告:「我會幫你剪得看起來比較膨。」染髮的客人,師傅也會爽朗鼓勵:「頭髮染一染看起來就很有精神,也年輕多了,像大學生喔!人生第一個青春是上天給的;第二個青春就要靠自己努力。哈!哈!」至於洗頭,師傅就在同時可洗幾個人的傳統式長形水槽,一遍遍紮紮實實幫你洗得好乾淨。
理髮時師傅也會跟客人聊天,但謹守分寸,不會探聽隱私。在閒聊中得知每位師傅的好功夫,都是根植於少年起長期嚴格師徒制的專業訓練,每個人都有一段艱辛的故事。
至於人生故事那就更豐富,都經歷艱苦奮鬥的淬鍊,造就她們豁達的人生觀,講出的話頗含生活哲理。你聽!這位師傅在勸客人:「兒女成家了,我們做父母的就在遠處關心就好,不要去參與。」那位師傅也在勸客人:「不要再罵你兒子沒定性一再換工作,滾水看不到倒影,同樣的,在盛怒中也看不到真相。」那邊的師傅則在安慰年輕時錯過一段姻緣的客人:「有些錯過是命中注定,也是最好的結局,要不然你怎麼會遇到現在的好太太。」大都只有小學或初中學歷的師傅們,生活歷練就是她們最博洽的書,各個念得通透。
凡事專注了,魂就在那裡,感人的力量也在那裡,很慶幸都市一隅尚有如此專業、溫馨的「千歲理髮廳」堅持傳統的一點一滴,但也即將油盡燈枯,她(他)們是國寶,大家可要珍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