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也看得到長毛象喔!來自西伯利亞凍原、最完整的長毛象骨(右圖),11日起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展出。到底長毛象長怎樣?和現在的大象又有什麼不同?看展前,先讓我們在紙上了解一下牠吧。
長毛象其實正式名稱是猛瑪象(Mammoth),牠們最早是在480萬年前出現,在極度寒冷的當時,高大又具攻擊力的長毛象稱霸陸地。成年的長毛象身高3.5至4.5公尺,體重6000至7000公斤。
長毛象為了適應寒冷天候,於是發展出蓬鬆長毛及特殊頭骨,以支撐象牙的重量。牠除了擁有厚達10公分的皮下脂肪和濃密絨毛層,絨毛層外還有50~70公分的長毛。長毛象的象牙也因環境而變得捲曲且長,是為了方便鏟雪及覓食。
長毛象共活躍於地球上約2百萬年之久。牠曾歷經了2次冰河時期。令古生物學家不解的是,像這種精於適應環境的生物為何會滅絕?真正原因至今仍是謎。
許多專家發現,新生代的原始人所居住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用象骨堆建而成,原始人也會利用厚暖的象皮和皮革製作皮毯,利用象牙作成精美的雕件及日用品,所以有人推斷長毛象滅絕的主因,除了氣候變遷,還可能是當時人類的大量獵殺造成滅絕。
有些科學家估計,在西伯利亞寒冷的永久凍土中可能埋葬著1千萬頭長毛象的遺骸,這也使得西伯利亞冰原成尋寶的競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