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首樁國內碳權交易昨日成交,成交的專案是台北101大樓停車場採用高效率光源,共有30公噸碳權,每噸3500元,買方為台灣地方再生公司,成交總價10.5萬元。碳交所表示,首樁成交案是對國內產業減碳的具體鼓勵,預期接下來將會有更多商品上架。
國內碳交易平台在10月2日上線,首波上架6個專案共6080噸碳權,交易價格在2500元到4000 元,不過有5個專案,在銷售期間(1個月)因沒有成交因此下架,架上僅剩銷售期間到明年3月底的「台北101大樓停車場採用高效率光源」,昨天由台灣地方再生公司全數買入。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後續台灣地方再生公司要使用這批碳權,也必須向環境部申報。由於是首樁成交案,相信會對大眾及企業有具體鼓勵,期反映產業的減碳成本,刺激產業持續減碳。
由於台灣減碳成本高,也需要更多的鼓勵機制,預料不少中小企業投入減碳,取得的碳權一定會將本求利進入市場銷售,在陸續有成交後,將會帶動更多擁有碳權者上架交易。
國內碳權的法定用途,包括環評增量抵換以及抵減碳費。例如廠商若要擴廠,所新增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有10分之1用國內碳權抵換;另外則是抵減碳費。由於碳費尚未開徵,業者擴廠大多還須一段時間,因此買方目前並沒有迫切性;賣方初期也多以探測市場水溫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