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美媒國家廣播公司(NBC)8日播出的預錄專訪被問到,若中國大陸在他總統任內入侵台灣,是否承諾保衛台灣?川普答道,「我不會說」。川普並透露上周曾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溝通,但沒向習近平傳達別入侵台灣。
川普6日接受NBC主持人維爾克訪問時,對前述是否承諾保台的提問先是表明「不會說」,在維爾克追問「還是不會說嗎?」川普則重申,「我不會說,因為我得協商事情,對吧?」
維爾克接著嘗試問道,「你能不能就說,你是否將保護它(台灣)」?但話沒說完就被川普打斷說,「我偏好他們(中國)不要(入侵台灣)」。川普並自稱和習近平關係非常好,他11月再次當選總統後,兩人也持續彼此交流,「3天前」就曾和習近平溝通。
習近平曾在美國時間11月6日致電川普祝賀當選,這是兩人在同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後首次對話。當時習近平提到,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期待,希望雙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和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強對話溝通並妥善管控分歧,走出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川普2.0關稅風險 台灣相對安全
另一方面,華府非營利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9日發表「川普風險指數排行」報告,列出39個美國盟友可能因「川普2.0關稅政策」承受的風險高低,其中風險最高的是墨西哥,前10名中唯一亞洲國家且排名第2名的是泰國;台灣位列第31名,屬於相對安全的國家地區。
根據報告,風險指數最高的前5名,依序是墨西哥、泰國、斯洛維尼亞、奧地利及加拿大。這些國家的國防開支占GDP的比例均低於平均,且都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另外,這些國家都對中國大陸相對「溫和」(soft),且拒絕與美國全面結盟抵制中國不斷崛起的軍事、外交政策和技術經濟霸權。
台灣屬於安全範圍前段班,只有1項指標「對美貿易出超」被評為風險高,其他在「軍事開支」、「對中立場」與「反美障礙」方面皆屬風險低。
至於是否撤換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川普說,「我不會這麼做」,這意味鮑爾的任期將持續至2026年5月。川普2018年2月提名共和黨人、前私募基金高層鮑爾擔任Fed主席。然而,在川普第一個任期,兩人多次槓上,川普屢次威脅要開除鮑爾。2022年,現任總統拜登重新提名鮑爾,使他獲得第2個4年任期。
此外,川普也表示,他計畫在第二個任期的第一天就終止「出生公民權」(birthright citizenship),也就是在美國出生的嬰兒,不再能自動取得公民權。他沒有深入說明要如何繞過美國《憲法》,但強調「我們必須終止它」,很可能以行政命令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