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傳燈 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4.12.08
1372觀看次
字級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圖/佛光山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從無到有 歐洲佛教新篇章

滿徹法師

佛光山礁溪會館監寺

一九九二年,滿徹法師秉持星雲大師「將佛法帶到歐洲心臟」宏願,獨自前往德國。

初到異地,他不懂德語,既無信徒也無道場,每日清晨捧著佛像在地鐵站、火車站與商場門口尋找佛教有緣人。經過兩個多月努力,終於找到一間不足二十坪的小公寓,並依大師指示成立「柏林禪淨中心」。

隨活動逐漸展開,法師的努力獲得當地政府與民間認同。一九九九年,柏林佛光山落成啟用,成為全歐洲最大佛教道場,為弘揚佛法奠定穩固基礎。翌年,滿徹法師再赴法蘭克福開拓新據點,展現不懼挑戰的精神。

法師策畫活動寫下許多歷史,包括佛光山梵唄團於柏林音樂廳演出,轟動全城並登上報章頭版。主持柏林佛光山開光典禮,全歐洲三皈五戒及多項國際活動,廣泛聯繫佛教信眾與各界人士,促進佛法在歐洲的弘揚。

其努力獲得德國各界高度認同。時任總統賀隆讚揚大師的「四給」理念,認為這正是德國所需的價值觀,並破例宣布佛光山法師赴德弘法人數不受限制,為佛教在歐洲的發展揭開新篇章。



開山闢土馬上辦 踐行華嚴功德深

依嚴法師

依嚴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的第一屆學生。佛光山開山之初,一畢業即留任學院,擔任庶務組組長,積極投入開山墾荒的工作。以任勞任怨的精神和講求效率的作風,贏得「馬上辦中心」的美譽。

法師性情耿直,急公好義,對不平之事總是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平日嚴肅少言,卻懷有一顆赤子之心。精通法務與梵唄,熟悉各類法會儀軌,自稱「一生與《華嚴經》有緣」,潛心研究華嚴教義。在常住派他重建嘉義圓福寺時,即以華嚴三聖為主殿供奉,重現華嚴世界的莊嚴境界,並復興幾近失傳的〈華嚴字母〉梵唄,讓法音綿延不絕。

他樂於提攜後進,常主動推薦人才。接任傳燈會執行長之後,對徒眾悉心照顧,贏得大眾一致的讚譽。退休後,秉持出家人的勤勞精神,在常住領一份單的觀念,每日於佛館禮敬大廳的大寮幫忙,默默發心,與大眾結緣。他用實際行動展現出家人的品格,堪為後輩的表率。



現代富樓那勇拓荒 捨我其誰正法遠揚

覺誠法師

新馬泰印總住持

馬來西亞人,星雲大師曾讚其敦厚熱誠,不懼困難,像佛陀的十大弟子富樓那尊者一樣,充滿樂觀與歡喜的弘法精神。

一九九二年隨大師赴南美弘法後,發願長留當地弘揚人間佛教。面對當地治安險惡,曾遇生命危險,但因緣際會,讓他立志以教育改變貧民窟孩子的命運。二○○五年,覺誠法師克服語言文化障礙,建立了南美洲最大佛寺||巴西如來寺,並創立「如來之子」教育計畫,幫助孩童脫離困境,為社會帶來希望。其後,成立葡萄牙語翻譯中心,翻譯佛學著作,將佛法普及於當地,並推動國際佛光會發展。

二○○七年,覺誠法師回到馬來西亞,投身仁嘉隆改造計畫,將曾有「毒村」之名轉為「幸福村」,建立東禪寺,每年吸引百萬人參訪,為當地經濟與文化做出巨大貢獻,並設有東禪佛學院,二○二四年開辦印尼佛學院。

二○二二年,新冠疫情期間,覺誠法師發起援助行動,將物資送至戰亂的阿富汗,成為第一個非政府組織主導的跨宗教、跨種族援助行動,展現佛教的慈悲與智慧。其無私奉獻,成為跨文化合作典範,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讚譽。



佛教本土化 紐西蘭警察心靈輔導師

滿信法師

紐西蘭佛光山住持

法師來自馬來西亞,擁有多語言天賦,精通英語、普通話、福建話、廣東話及馬來語。佛學院畢業後,常住調派至澳洲和紐西蘭弘揚佛法,至今三十餘年。

在人間佛教傳入大洋洲初期,滿信法師參與澳洲布里斯本、雪梨、墨爾本及紐西蘭奧克蘭、基督城的寺院建設,後擔任紐西蘭南北島佛光山住持。

二○一○年二月,被聘為紐西蘭皇家警察學院終身心靈輔導師,成為該校首位佛教比丘尼輔導師。二○一四年十二月,被選為紐西蘭警署部的「全國多元種族諮詢委員會」成員,協助制定政策,並是唯一佛教代表。二○一六年,為慶祝紐西蘭女警成立七十五周年,北島佛光山被選為女警傳遞火炬安放點,成為唯一入選佛教寺院。

滿信法師深耕當地,積極推動佛法弘揚,特別著力於培育青年、支持公益事業,並結合文化藝術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成功推動紐西蘭人間佛教「寺院學校化」的嶄新模式,使佛教不僅僅是宗教,更成為教育與生活的一部分。

法師努力奉獻,可謂人間佛教在紐西蘭的領航者,為全球人間佛教的發展樹立典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