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南方共同市場夥伴協定》完成最後協商,右起巴拉圭總統潘尼亞、巴西總統魯拉、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烏拉圭總統拉卡耶,以及阿根廷總統米雷伊。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盟與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四國談判歷時25年的貿易協定,6日宣告達成最後協商,除了消除約40億歐元的關稅、互相開放市場,歐盟方更標舉這個史上最大雙邊貿易協定具地緣政經意義,接下來就看歐盟內部是否核准。
涵蓋7億人口市場的《歐盟─南方共同市場夥伴協定》(EU-Mercosur Partnership Agreement),6日在雙方政府領導人出席的記者會上宣告完成最後協商。
地主國烏拉圭總統拉卡耶(Luis Lacalle Pou)表示,他的小孩在這長達25年的協商下都長大了,對烏拉圭而言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協定了。
他看向在場的巴西總統魯拉、巴拉圭總統潘尼亞和阿根廷總統米雷伊說,「雖然我們沒有相同的意識型態,但我們的責任是放下歧異,理解(這個協定)的優點」。
隨後致辭的范德賴恩形容是歷史性里程碑,「在日益對抗的世界中,我們證明民主國家可以互相依賴。這項協定不只是經濟機會,也是一個政治必需品」。
這4個拉丁美洲國家富含礦產,對歐盟近年致力降低對中國關鍵原物料依賴的經濟安全戰略具有重要地位。該協定本質為自由貿易協定(FTA),除了有利於歐盟取得拉美原物料,並將移除涵蓋91%歐盟出口至Mercosur國家的產品關稅。
其中包括原本高達35%的汽車關稅將漸進取消,因此歐盟第一大經濟體德國支持該自貿協定;但因同時也有利於拉美農產品進入歐盟,導致歐盟農業大國如法國、義大利表示反對。
協定新內容還納入在2030年前禁止砍伐森林的承諾,以及歐盟投入18億歐元(約新台幣617億元)協助拉美4國的綠能和數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