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琹涵
近日,我讀《時光絮語》,是王秀蘭的散文新書,致出版。
我常想,歲月是有魔法的吧?他讓每個人都變得不同,有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多麼讓人扼腕嘆息,久久無法相信;有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真叫人跌破了眼鏡,心生佩服;更多的是「順逆交迭,無有止時」,結果也各有不同,這是際遇有別,也和個人的努力息息相關。
讀了《時光絮語》,我的感觸更深,領會也多。
作者王秀蘭在五十八歲時,丈夫病逝,兒女長大,她收拾了傷痛的心緒,決定去讀書。大學時她學的是會計,此時她決定跨界讀和國文相關的研究所,其間困難重重,她一一克服,順利地拿到兩個文學碩士;不只這樣,她還四處投稿結集成書,《時光絮語》是她的第二本散文書,成績斐然。
怎麼能做到這樣呢?
她的毅力驚人,努力不懈,如此,才活出了更好的自己和更精采的人生。
《時光絮語》一書中,寫得最精采的是情,無論親情、愛情、友情,甚至,只是萍水相逢的人和事,都能描摩生動和深刻,感人肺腑,令人難忘。
她的文字抒情而且細緻!
在〈父親的愛〉一文中這樣寫著:「面對人生中的挫折顛簸,父親總能安然處之樂觀以對,感激他給了我們一個溫馨且無憂的童年時光,如今所有的回憶儘管父親已經離去卻永留我心中。如果有來世,願我們能角色互換,讓我用一生來好好疼惜他。」
又如,〈母親的旗袍〉寫著:「往事如舟子漸行漸遠,童稚歲月已隨浮雲而去,妳在回憶中尋找母親留下的身影,如真似幻,迷迷離離!」
因為愛,使得她的文字多了一分溫柔和體貼,不論敘事抒情,尤其是懷人,多了幾分不捨之心,特別讓人動容。
如,〈曲終人未散〉中所寫:「看著廚房裡身手俐落的他,有一種難言的悲喜突然在心口翻湧,從前總在身邊跟前跟後的小男孩,此刻是真的長大了。人生的路很難,但總有一方世界為我們預備了生存的空間,只要我們願意邁開腳步勇敢向前。」
又例如,〈一輩子的朋友〉裡如此寫:「總以為還有再相遇的一天,沒想到已忽忽五十年不見,從往昔的青春年少到如今的鬢髮皤然,只徒留給人一些感傷,一些悵惘。如今看著影片中那群白衣黑裙紅書包的女孩,想起我們一起走過的輕狂歲月,竟至涕泗滂沱。」
她的行文流暢,直接抒發胸臆,無論回顧或前瞻,都以質樸的文字來寫心中深情,另有一種真摯感人。
恭喜王秀蘭出新書,她的文字如流水,不見阻礙,觀察周全縝密,其實是個能寫的人。然而,寫作的路途遙遠,所有的文筆都需要時光的磨練,唯有精益求精,才能開花結果,看到繽紛的未來。
我從來深信寫作是有意義的。「凡軀易朽,文字長存」,今日一筆一畫的寫,嘔心瀝血,可以留予他年說夢痕,或許,千百年後,我們終於尋覓到更多知音的眼眸,那樣的相會何其珍貴與美麗!
讓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