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雅淳博士(諮商心理師)
當我們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內心會經驗到挫折的負面感受,有的人會認為挫折代表不完美,因為不夠完美就會看見不足的地方;有的人則是會從挫折中去經驗失敗,然後再次挑戰原本的挫折。
因為挫折而一蹶不振的狀態,有可能來自於對於挫折的理解與思考模式,因為感到悲觀,也就容易害怕擔憂再次失敗,害怕陷入無助的感受之中。
正向心理學認為,培養樂觀的解釋型態是形成正向情緒很重要的指標;只是,華人傳統的文化已習慣「看見不足的地方」,就像看到孩子考了98分,會忍不住去看少了2分在哪裡,但是,卻忽略了得到98分的難得之處!你相信,正因為我們總是看見差了2分,導致孩子的挫折容忍力愈來愈差嗎?
演化論提出「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因為能夠生存下來的生物,無非都能夠居安思危、避開危機,但也因為必須要避開危機才能夠生存,導致我們「習慣」看見「危機」!
因為總是看見「危機」,於是我們會常常看見孩子的缺失。孩子的缺失可能來自於走路不小心而跌跌撞撞、滿身傷痕,孩子的缺失可能來自於把手放到嘴巴而造成肚子疼痛、腸胃發炎,孩子的缺失可能來自於考試粗心而遺失分數、名次落後……。
當我們為了避免危機而時常看見孩子的缺失與不足,反而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覺得自己很多事情都辦不好、容易放棄原有的能力,愈來愈懷疑自己,以至於愈來愈沒有自信!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變得有自信,就需要學習改變以抗衡演化的結果,透過學習正向的解釋與看見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人;這真的不容易,因為要挑戰演化、改變我們從小到大的習慣,讓挫折不單單只是失敗的經驗。
抗衡演化並不代表抗拒挫折,因為長期以來都看見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們會懷疑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因應挫折與挑戰;然而,我們不要讓自己卡在挫折的經驗中,反而需要陪孩子去看待自己在挫折中的學習與成長,讓挫折不再只是挫折,而是成為成長與學習的寶貴經驗,讓自己未來在因應挑戰時,反而更能夠從舊有的經驗中學習。
太多挫折能讓我們習得無助感,既然無助可以學習,樂觀當然也是可以學習,正向心理學提及人可以從生活中的認知練習來習得樂觀。
(摘自《張雅淳心理師遊戲治療2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委屈沒人懂!》,新自然主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