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膠公約談判 石化代表創新高

 |2024.11.28
451觀看次
字級
INC-5在南韓釜山舉行,會場外放置一座肚子裡塞滿塑膠垃圾的鯨魚裝置藝術。圖/侯永全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談判(INC-5)27日步入第3天,報告指出,本屆註冊參加的石化業相關人員創新高,成為本次談判中人數最多的單一代表團體。環團代表解讀,為生存而抗爭的公民,得跟唯利是圖的業者爭奪發言權,「是巨大的不公正」。

為解決塑膠汙染,聯合國環境大會2022年召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INC),規畫在2024年底制定出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全球塑膠公約,2年來已歷經4輪談判。

國際環境法中心(CIEL)分析INC-5參與者名單,發現超過220名石化產業人士註冊,人數更超過東道主南韓的140名代表,以及所有太平洋小島嶼發展中國家(PSIDS)89名代表。其中有16位石化產業遊說者,被認定是國家官方代表團成員,包含中國大陸、多明尼加共和國、埃及、芬蘭、伊朗、哈薩克以及馬來西亞。

GAIA全球塑膠專案主任羅莎認為,為了生存,拾荒者、原住民等團體不辭千里前往釜山,卻需跟造成危害的化石業者爭奪與談判代表溝通的機會,這是嚴重不公。

會議室太小 觀察員場外看直播

此外,許多觀察員進不去會議室,引發抱怨。由於最大會議室僅能容納60名觀察員,占觀察員總註冊人數的3%,27日許多觀察員只能在走廊觀看線上直播。致力保護印尼河流生態系統組織、印尼河流戰士(River Warrior Indonesia)成員阿札拉在場外倡議, 她表示,連續兩天進不了會議室,INC-5正被產油國拖住談判進度,討論進展不大。

事實上,南韓政府在開幕記者會上強調,主辦單位充分準備會議空間,但會議首晚,談判代表被分成4個小組分頭討論時,許多觀察員卻只能坐在地上。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祕書處宣布,能夠進入的觀察員僅限於有座位者,會議室的門第2天起被貼上「座位已滿」字樣,必須一進一出,有人離開,才能開放另1人入場。

對此,民間社會和權利持有人聯盟要求主辦方改善空間問題,認為這有違公平性及透明原則。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GAIA)發表聲明,指這並非INC首次限制觀察員入場,在INC-2舉辦前,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就曾宣布每個組織只能有1名代表註冊,受到強烈抗議後才撤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