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調查,美國大學生近年選修中文和日文人數下降,反觀韓文則大幅成長38.3%,台灣也不例外。台灣大學韓文系早年被視為「轉系跳板」,近年大翻身;政治大學韓文系更成為外系生轉入的搶手科系,文化大學韓文系少子化下,年年滿招。對此現象,學者分析是因為「文化折扣」發威。
美國現代語言學會去年11月發布報告,從2016~2021年,全美高等教育院校註冊人數最多的前10種語言課中,除了韓語一枝獨秀,大幅成長近4成外,其他語言的註冊人數都顯著下跌。
致理科大應用英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表示,學韓文的外國人增加很多,應是南韓文化輸出的影響,這種「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對整合南韓文化的全球市場,非常快速、有效。
原是轉系跳板 現成搶手科系
早年韓文系多是「轉系跳板」,近年大翻身。政大韓文系主任陳慶智表示,2000年初因韓流興起,台韓經貿、文化交流興盛,近年韓文系幾乎無學生轉出,反而外系轉入學生增多。他認為,除了因韓劇、K-pop流行等南韓大眾文化影響,相關就業機會增加,是年輕人選擇韓文系的主因。
陳慶智表示,由於目前全台僅政大、高雄大學及文化大學設有韓文相關學系,因此畢業生一畢業多能很快找到工作,來信要求推薦優秀畢業生的信件也很多。
文大韓文系每年招生110人,在少子化下仍年年滿招。文大韓文系主任鄭潤道說,韓文系早年因較著重於政治國防方面,培養的韓文人才以公部門為主,近年台韓經貿往來頻繁,所需的語文人才很多,促使這幾年韓語人才更具競爭力。
修華語人驟減 或因陸形象不佳
根據美國現代語言學會發布報告,2013年選修中文人數到達巔峰6萬多人之後,便一路下降;英國高等教育學生統計,2012至2021年之間,英國學生主修中文人數減少31%。
在海外擔任中文老師10年的藍筱琦,今年在英國學校教中文的工作,因為修課人數太少,課開不成。藍筱琦觀察,近幾年學中文的非母語學生減少非常多,評估是因為大陸狼性外交形象不討喜,再加上歐洲保守主義增長,總之,影響到她的飯碗。
政大外語學院前院長張上冠表示,AI的功能使得所有的外語學習受到影響,中文自不例外,再加上孔子學院遭抵制,影響力大不如前,大陸經濟面不佳,相關工作並不容易找到等,都讓外國學生失去過去學習中文的興趣。
致理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分析,近年來,歐美國家跟大陸的關係產生變化,歐美公司派駐大陸的人員減少很多,再加上歐美媒體對大陸安全問題的刻意醜化,很多歐美人士或年輕人,不再喜歡中國,他認為:「華語教師需求的萎縮,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