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雨林遇旱 驚現沙丘

 |2024.11.19
955觀看次
字級
亞馬遜河左岸支流黑河於瑪瑙斯地區的河段,在今年6月原有湍急河水(圖),但到9月卻創下122年來最低水位,3個月內出現強烈對比。圖/美聯社
亞馬遜河最長的支流馬得拉河,今年9月面對大旱的情況下,部分河段變成乾涸沙岸。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前排右2)17日造訪亞馬遜雨林,與當地原住民及社區領袖會面,簽署一項保育文件,並將11月17日訂為「國際保育日」。圖/法新社
亞馬遜河左岸支流黑河於瑪瑙斯地區的河段,在今年6月原有湍急河水,但到9月卻創下122年來最低水位(圖),3個月內出現強烈對比。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最近2年亞馬遜雨林地區連續經歷大規模乾旱,尤其今年7至10月的旱況更打破自1950年有紀錄以來最嚴重,其中首都巴西利亞到9月中旬,累積148天沒有降水;CNN最新空拍圖顯示,有些亞馬遜沿岸地區甚至出現「沙丘」。儘管11月終於出現雨水,但此前連月大旱早已為環境留下了許多災難。這塊「地球之肺」也隨氣候變化、人類活動變得更為脆弱。

森火狀況加劇 反成碳排放大戶

乾旱天氣造成亞馬遜不少支流的水位,一度降至歷史低點,巴西地質局10月表示,亞馬遜河左岸最大支流黑河(Rio Negro)在瑪瑙斯地區河段,創下122年來最低水位12.66公尺。其他亞馬遜河支流如索里蒙河(Solimoes)、馬得拉河(Madeira)的水位也達歷史新低點,其中馬得拉河流經韋柳港(Porto Velho)的水位,在9月9日僅剩79公分,比去年10月記錄到的最低位還要少33公分。

旱情之外,亞馬遜雨林近期面臨的另一個威脅是森火肆虐,10月初經歷20年來最嚴重的森林大火,焚燒面積超過6萬平方公里,反而使造氧的「地球之肺」,卻成為碳排放大戶。火災產生的有毒煙霧和粉塵,波及巴西至少11個州,並迫使學校關閉和航班停飛。

日前亞馬遜州政府稱,該州62個城市處於緊急狀態,超過50萬人的生活直接受到乾旱影響。如伊朗杜巴(Iranduba)市的河岸社區Cacau Pirera,約90戶家庭住在水上漂浮屋,氣候正常時,即使河水漲落,社區居民仍可乘船離開,但自2023年以來,嚴重乾旱導致河流長期乾涸,漂浮屋和船隻都在沙洲上擱淺。許多巴西人的就業、糧食、水資源供應面臨直接風險,巴西聯邦政府稱,將為北部地區受乾旱影響的漁民提供緊急援助,但未透露更詳細資訊。

有數據顯示,乾旱對亞馬遜雨林地區居民造成嚴重影響,恐達3000萬人的生活受到威脅,因為對某些偏遠區域而言,水路是唯一對外路徑,偏遠原住民村落成孤島,部分村落缺少飲用水、藥品和食品,當局不得不出動直升機,提供資源補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11月初警告指出,旱情造成巴西邊遠地區超過1700所學校、760處醫療中心無法通達,可能有超過50萬學童受影響。

拜登簽保育文件 訂國際保育日

美國總統拜登利用G20峰會將在巴西召開之際,17日前往亞馬遜雨林,成為首位在任內到訪全球最大熱帶雨林的美國在位總統。面對否定氣候變遷的前總統川普將重返白宮,且已矢言將提高化石燃料產量,拜登表示,美國的「潔淨能源革命」絕不會走回頭路,「歷史此刻正注視著我們」。

「亞馬遜雨林經過5000萬年才形成。」拜登呼籲保護雨林生態的重要性,並宣布多項協助保護雨林的計畫,如美國也將再挹注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於「亞馬遜基金」,使總額來到1億美元。拜登此行也簽署一項保育文件,將11月17日訂為「國際保育日(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Day)」。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