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民黨揚言《財政劃分法》修法要在立院本會期中完成三讀。民進黨眼看全武行也擋不下該案進程,綠營內有倡議,利用民眾黨與國民黨在修法立場上的歧異,盼政院帶頭提案爭取白營支持;但民進黨人士指出,賴清德總統、行政院長卓榮泰已定調現行作法最妥適,政策調整目前為非主流意見。
民進黨人士指出,與其讓國民黨予取予求,從中央政府分走5000億元,不如別那麼堅持中央政府1塊錢也不讓,綠營順勢提出政院版對案,爭取民眾黨立委支持。
也有民進黨立委擔憂,財劃法若最終表決失利,再提出釋憲並不容易,僅能論述立法過程瑕疵,法案本身違憲機會不大。因此,應該利用目前藍白版本在中央釋出金額有明顯矛盾的情況下介入,反倒是綠營反守為攻的好時機。
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表示,財劃法已經25年沒有修正,完成初審已是歷史性的一大步。他指出,財劃法修法的最重要精神,就是導正中央、地方的財政垂直失衡,回歸6比4分配的合理水準,可說是「財政的轉型正義」。
藍綠白面對財劃法的修法,藍營主張應從中央政府多分出約5777億元到地方政府;綠營堅持現行法條是最妥適版本;民眾黨則折衷要求中央釋出2775億。黃耀輝指出,中央再怎麼說也應該拿出10%、約3600億元,應是分配地方的基本水準。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教授劉嘉薇指出,精省後稅款主要集中在中央,地方施政難以開展布局,她也認為6比4分配才算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