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重逢】有彎路的風景

文/歐銀釧 |2024.11.15
1364觀看次
字級
賴毅的攝影作品〈孤挺〉。圖/賴毅
賴毅和恩師陳景容。圖/賴毅
賴毅攝於法國留學時期。圖/賴毅
賴毅以簽字筆和墨水速寫的望安〈戀戀花宅〉。 圖/賴毅

文/歐銀釧

賴毅幼年生了一場大病,延誤就醫,罹患小兒麻痺……雖然一隻腳不太方便,但是他以另一種方式行走,從阿里山下竹崎山區的水道頭小街走到台北,走到法國,走到世界。



隔了大半年,我還想著一幅速寫。

簡單的線條畫出鄉間幽靜小巷,光影記錄當時的陽光,斑駁老屋穿越時間隧道,有著獨特的寧靜,讓人想沿著那彎路走進去。

六月,我隨畫家陳景容和他的八個學生、畫友前往澎湖望安寫生。學生們各有專長,其中一位只停留兩天,就因有教學行程先回台南去了。我在他離開前,看到他以簽字筆墨水速寫的〈戀戀花宅〉。

他是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的助理教授賴毅,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與藝術學博士。

「雨後驟晴,陽光時而露臉的碧海雲天映入眼簾,如畫。讓人不禁要拿起相機記錄那天地之間的光與色。信手也拿起速寫本用畫筆彩繪那遺世的風景。戀戀望安。」他以文字搭配記錄當時的心情,圖與文都令人驚豔。

我追著他詢問繪畫歷程,原來他是陳景容在師大美術系的學生,後來前往法國深造,返台教書已二十多年。

談起恩師,他說:「赴巴黎求學前的一個晚上,陳老師叫我去他家,拿出一個牛皮紙袋給我,打開來,裡面裝著二十萬的現金。老師說很喜歡我的作品〈蹲踞的維納斯〉,希望收藏。當時我感動得說不出話來,老師慷慨解囊,是為了贊助我留學,才買下作品。」

賴毅,出生於阿里山下竹崎山區的水道頭小街上,從小在大自然環境成長。他的父親是巡山員,得空時,喜歡畫畫、寫字。母親是家庭主婦,全心照顧兩個孩子。「在那個六○年代尾、台灣普遍物資缺乏的時代,一個鄉下人家的小孩吃飯時,碗裡有一顆滷蛋就已經很滿足了。」

賴毅幼年生了一場大病,延誤就醫,罹患小兒麻痺,不良於行。

「爸爸媽媽很少對我說教,有一次他們帶我去看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主角的故事是我最好的借鏡。」那是鄭豐喜(1944-1975年)自傳改編的。出生即雙腿殘疾的鄭豐喜,力爭上游,克服困境的真實故事,扣人心弦,鼓舞了許多人。

那天,雙親和他從電影院出來,沒有多說什麼,一家人默默走著,「我的心裡只想告訴父母親:我懂,請別為我擔心。」

「媽媽從小對我的教育很重視,上小學的時候,利用課餘時間,她帶我從山上搭公車到嘉義市區學書法。」

「小時候我就懂得唯有超越人生的困境和磨難,才不會一輩子受困在那裡。因為表現不差,所以我未因一隻腳行動不便而感到氣餒。」

「上國中的時候,第一次月考就考了全年級第一名。有一次在校園裡遇到教務主任,他摸摸我的頭,帶有肯定鼓勵的意思。求學的過程中,我很幸運,都遇到老師們熱心幫忙。」

除了學業成績好,他特別喜歡畫畫。國中畢業後,他考上嘉義高中,再考上師大美術系,一步步接近夢想,前往法國深造,後來留法十六、七載,學成回台。

「我到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教書也是陳景容老師推薦。老師對我的提拔,沒齒難忘。」教書二十多年,賴毅現在也已桃李滿天下。「藝術與教學是世界上最美的兩個工作,慶幸自己走上這一條路。」

雖然一隻腳不太方便,但是他以另一種方式行走,從阿里山下竹崎山區的水道頭小街走到台北,走到法國,走到世界。

「藝術治療了我的靈魂與心靈,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她的肖像〉是他於一九六六年以母親頭髮創作的作品。媽媽在他出國求學的第三年,突然病倒,「我在林口長庚醫院照顧媽媽,期盼她痊癒,不過,事與願違。她彌留時,我剪了一撮她的頭髮,在病榻旁,以膠帶慢慢粘貼在紙板上,成為一個紀念媽媽的作品。」

五十多年了,這幅作品掛在賴毅家裡,思念媽媽的心從未停止。

媽媽逝世後,他回到巴黎繼續求學,「法國鄉下,夏天有滿山油菜花,想到母親一生辛苦和那個時代女人的油麻菜籽命,我按下快門。」

「梵谷對繪畫與藝術的熱情,深深感動我,在法國讀書時,我到梵谷的家和他寫生的每一個場景憑弔,體會他的藝術視野。此外,莫內以科學的精神探討光影和色彩變化,注意天空、大氣和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的複雜色彩,啟發我對時間與空間的探索。」

數十年來,他沉浸於攝影與繪畫,常以天空、雲、霧為主題。《如畫風景》是近年來系列作品:「時而以繪畫轉形攝影,透過繪畫肌理、筆觸、畫布等賦予攝影某種繪畫性。時而以攝影轉變繪畫。作品進出風景、攝影、繪畫之間。我以藝術間的相互詮釋、定義與對質下所產生的形或材質肌理的換轉、變樣來製造衍義。」

他以透明照片、燈箱、油畫顏料、畫布、木框等媒材展現〈雲的風景〉;也以攝影、油彩、畫布構成〈有雲的天空〉;油畫〈有樹的風景〉演繹人生之旅;〈千禧花〉被喻為「湖畔迷路的孩子」,照片畫面有孤獨的寓意。今年他將鏡頭下初綻的荷花,命名為〈孤挺〉,象徵在逆境中堅忍不拔的心。

某日,我和陳景容談天,才知道幾年前,他已經把收藏的賴毅畫作歸還了。追著這幅畫,我再度連絡,終於看見賴毅於一九九二年的創作:〈蹲踞的維納斯〉。我和畫對望許久。古羅馬神話裡的維納斯,置身於有著幾株枯木、灰暗的天空下,別有意境。陳景容在家欣賞這幅畫近三十年,那不只是單純的觀賞,而是對遠方學生的掛念。

一幅畫牽繫師生情誼。因此,無論多麼忙,賴毅一定要從台南趕到澎湖,和九十一歲的陳景容會合,陪老師重返半世紀前寫生的花宅。他以簽字筆和墨水速寫,以簡練的線條勾勒形體,以墨水鋪染光影和明暗。黑白色調烘托著古樸的花宅巷弄,帶出「彷若世外桃源,被大海包圍著的小村莊,歲月彷彿靜滯。」

我在賴毅的繪畫與攝影中看到時間的腳步。

他和時光共舞的堅韌身影,如同他的作品,走過崎嶇,呈現有彎路的風景,閃閃發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