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五十九歲許先生,日前洽公返國後,出現腹痛、腹瀉症狀,原以為只是腸胃炎,但服藥後腹瀉沒好轉,趕緊再掛急診,醫師將糞便送交檢驗科化驗,並採用快速核酸檢測套組分析後,一小時內就發現「阿米巴性痢疾」陽性反應,趕緊投藥治療,隔天顯微鏡檢查證實有阿米巴原蟲囊體。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佑達表示,「阿米巴性痢疾」是痢疾阿米巴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主要寄生於腸道,大部分感染者症狀不明顯,一旦侵入宿主的腸壁組織,往往會引發腸道症狀,引起腹部不適、間歇性下痢(腹瀉)或便祕,並伴隨發燒引起寒顫、血便或黏液軟便等症狀。
林佑達指出,此傳染病可能導致如肝膿腫等嚴重併發症,甚至蔓延到肺部、腦部等其他器官,對患者健康帶來極大威脅。而此疾在部分發展中國家頗常見。